搜索
 

分宜教育:补足短板擦亮品牌

2022年0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本报分宜讯通讯员黄传庚黄志勇报道:近年来,分宜县始终把补足教育短板,创造教育辉煌作为不懈奋斗的“头等大事”和终极目标,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加快教育创新探索,应对城区快速发展,不断突破分宜教育“供给总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城乡分布不均”的瓶颈,推动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特色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城区学位供给,家长“很满意”

面朝层林尽染的庄岗岭公园,背靠环境优美的人民广场,新建的分宜四小和钤景幼儿园的位置可谓闹中取静。

9月1日,钤景幼儿园首批入园的小朋友在游戏和互动活动中走进新校园,结识新朋友。“学校旁边就是公园、环境好,大儿子小女儿进的是公办幼儿园,设施好,收费又低,班上人数只有45人,我们很满意!”家住广场一号的家长钟菊连说。她在分宜务工多年,曾为孩子读书的事操碎了心,这次她是领着“二宝”来报名的,“儿子是从分宜一小划片转入新校区的,之前读的班上近70人,严重影响了学习;女儿原先进的民办幼儿园,学费贵,现在入读公办园一学期学费只要一千多元,帮我们家里解决了大难题。”钟菊连说着说着,一脸欢喜。

据悉,今年分宜县教体局致力于扩增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和公办幼儿园学位,顺利实现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和公办幼儿园占比目标。两年来,新建校舍面积达61600余平方米,新增中小学学位6510个,庄塘中学、钤丰小学及分宜六小扩建项目已正式启动;新建钤景幼儿园和杨桥镇中心幼儿园,逐步回收已出租公有产权幼儿园和小区配套民办幼儿园22所,全面化解全县入公办园难问题。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老师“进步大”

“在傅娟班主任工作室,大家说我进步了,其实只是站在了大家的肩膀上,让我看得更加远了!”新祉中心学校的李罗娜老师刚入职三年,在傅娟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傅娟等老师的帮助下,和许多年轻老师一样,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傅娟班主任工作室的事迹也被《中国教师报》整版报道。

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分宜县立足“两条腿走路”:一是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全县新增教师编制数695个,达到2806个,政府购买教师服务481人,基本满足了大班额化解需求;切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整肃师德师风乱象,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全县创建35个“三名”工作室,组建6个区域教研小组,积极搭建教师教研交流平台,一大批名师名班主任开始在全国、全省崭露头角。二是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中、高考制度革新,一手抓好重点中学课改实验班建设与管理,吸引、培育尖子生源,一手抓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要,高考成绩连年实现突破;致力打造“一校一品”格局,构建少儿舞蹈、足球、篮球、摔跤品牌建设,其中五中摔跤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级金牌,中心幼儿园六摘国家“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二小、六中获评全国首批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双林中心学校、分宜二中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足球特色学校。

加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好多了”

“学校早上有免费的牛奶,晚上有免费荤菜,洗澡有热水、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学们吃得更好了,穿得更好了,卫生习惯也更好了!”说起“小荷工程”,杨桥中小学校校长辛勤显得非常兴奋。

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宜县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学校“20条底线”100%达标,塑胶运动场建设逐步实施,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80%以上,乡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得到快速推进,全面完成乡镇小学及教学点的校园网新建或改造工作,全县学校实现“班班通”光纤宽带,“专递课堂”实现全面覆盖;全县26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教学点及德仁苑全面推行改善膳食、免费淋浴、洗衣服务,让4205名农村学生受益;实施智慧校车管理,对全县撤网并点的学生实行免费接送;每年免费对全县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游泳技能培训,确保80%以上掌握游泳技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