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力优化育人环境

2022年0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通讯员陈蔚 汤小林

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注重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各级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聚焦“优化育人环境”,切实强化校园及周边乱象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力护学保平安,助力教育和谐发展。

立足高位推动,下好“先手棋”

2018年,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强力推动校园及周边育人环境持续优化。市委成立平安新余建设领导小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坚持把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作为推进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预防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市智慧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办法》《新余市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将校园及周边育人环境优化效果纳入县(区)党委政府、专项组成员单位平安建设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对落实不力,整治不到位的单位实行约谈问责,对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导致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刑事治安案件的单位实施一票否决,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强化“三防”建设,提升“硬实力”

以全省学校“三个百分之百”安防达标建设为契机,切实提升平安校园创建能力和水平。狠抓校园保安大整改工作,对全市学校保安不达标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学校人防“硬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专职保安配备率由16.73%,提高到60.22%。狠抓视频监控联网、一键报警装置等技防设施整改工作。渝水区投入280余万元,对中心学校以上公办学校进行技防设施改造提升;分宜县投入资金86万元,完成所有公办学校30处一键报警装置,完成由81个摄像头组成的人脸识别智慧云眼系统。目前,全市中心学校以上学校全部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设备、设施安装率达90%以上,中心城区公办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基本联网“雪亮”工程。强化物防设施建设。市直学校投入资金210万元,完成学校校门口前交通设施、交通标线、防护栏、隔离墩、防撞升降柱等安全防范设施提升改造。

聚焦突出问题,打好“攻坚战”

始终坚持将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财政支出作为重点行业领域整治重点工作优先保障,特别是把校园及周边交通、治安、安全等重大突出隐患作为专项整治重中之重,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打击整治力度。聚焦交通环境治理。以落实“交通护学岗”制度为基础,交警部门进一步强化交通执法与疏导管控,确保上下课高峰时段师生交通安全。保障经费持续投入,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创新校车安全管理机制,每年持续投入100余万元购买校车安全管理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为学生筑牢交通安全“防火墙”。今年5月以来共通报10起校车违规违法运行行为,并全部落实了处罚、警告、教育等措施,校车安全运营意识有效增强。聚焦治安环境整治。将校园周边治安治理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内容,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2018年以来,先后侦查办理3起损害校园财产和侵害师生权益的刑事案件和27起涉校行政案件,查处违法嫌疑人42人,调解排查涉校纠纷316起,成功制止4起群体性斗殴事件,依法打击了涉及市一中、市三中的4起“校闹”行为。聚焦突出隐患治理。认真落实一般隐患整治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重大突出隐患整治督办力度,逐一破解治理难题。2018年以来,全市通过学校安全工作平台登记的校园安全隐患307件,整改核消307件,隐患整治率达100%。重点督办渝水区良山中学边坡防治、市铁路小学周边村民非法建筑搭建隐患、市西湖小学周边小区精神疾病患者收治等十余起突出隐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