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乾陵无字碑

2022年0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郭义民

乾陵,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的陵墓,墓中所葬唐朝皇帝李治和周皇帝武则天,两个人既是两朝帝王,又是夫妻。乾陵司马道东侧耸立着巨大的无字碑。有考古人员宣称这块留给武则天的,石碑上曾经刻满了预备写字的方格子,据说碑文其实已经写好,有3000多字,可是后人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的碑文,被称作“无字碑”。

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镌成后高7.53米,宽2.10米,厚1.49米,总重量约一百吨。碑额有八龙垂挂,碑侧各有《升龙图》一幅。升龙长4.12米、宽1.19米。碑座阳面的线刻画为一幅长2.14米、宽0.66米的《狮马图》。《狮马图》之马屈蹄俯首,悠游就食,雄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无字碑之雕刻精细,高大雄浑,为历代碑中巨制。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字呢?有人说这是在夸耀武则天的功绩难以用文字形容;有人说这是在骂武则天坏事做绝,恶行罄竹难书;也有人说,这正是武则天高明的地方,她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来人去自由评说。

这座唐朝最大的帝陵的正式名字是“唐高宗乾陵”,之后各朝官府都是以唐高宗陵寝的地位来对待、保管它的,武则天只是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在丈夫的身边,陵区内标志物没有宣告这是武则天的陵墓。当然现在旅游宣传有。一代女皇武则天没有自己的陵墓,曾经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她的所有成就都只停留在生前,终究逃脱不了男权附属品的地位,这对武则天来说是多大的悲哀!无字碑正宣示着武则天深深的无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刚毅果决,在夺取皇后的地位以后,不顾妇女不得参政的传统制度,开始参政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和唐高宗一起被朝臣称为“二圣”,高宗死后,她专揽朝政,先后废掉唐朝两个皇帝,并且在67岁的时候,将国号由唐改为周,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老的皇帝(67岁登基)。她当女皇十五年,实际执政达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奖励农耕、广兴科举、重用人才,管束亲近者,提高妇女地位。在她的治理下,中国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户繁衍,经济发展,并数次击退外敌入侵,使盛唐时期的繁荣继续发展。在冲击皇位的过程中,武则天不顾一切,当政后,培养酷吏,滥杀无辜、铲除异己,诛杀唐朝的宗室贵族,甚至对自己亲生的儿子、唐朝皇位的继承者也毫不留情,凶狠过,也风光过。

风光也好,郁闷也罢,过眼都是浮云。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武则天的周王朝的最大问题是王朝血脉的传承问题。如果把皇位传给子女,天下等于回到了李唐皇室的手中,而传给武姓的人又意味着将天下交给了血脉之外的人。在传统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武则天花了二十年时间也想不出破解之道来,百年之后的继承人问题,成了武则天的一块心病。人心思唐,天下仍然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男性主导的天下,大臣们心中对李唐王朝的感情难以磨灭,依然希望在天下能够恢复李姓。大臣们群起请求召回李显,等于是对武则天变唐为周的无声而又釜底抽薪的反抗。虽然武则天花了十多年时间来树立女皇的权威,将政治制度涂抹上女性色彩,最后还是失败了,不得不向朝野大臣妥协,召李显回京,立为皇嗣。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张柬之等人带领武士向武则天逼宫,李唐君臣粉墨登场。而她只能搬迁到上阳宫养病,权力像雾一般从身边飘散,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刚刚复辟成功的唐朝君臣赶紧公布了所谓的武则天遗书,重申她“自去帝号、祔庙、归陵”三点遗愿。

唐朝君臣很快就将武则天的灵柩葬入了唐高宗的乾陵。开始了系统的“去周化”运动,有组织地清除武周王朝的记忆,仿佛那段历史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武周皇帝”变成了“则天大圣皇后”,又慢慢被简化成了“则天皇后”,淡出了人们的话语。

一位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终究逃脱不了男权附属品的地位,这对武则天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对古代皇权政治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