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草·夏布风

2022年0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像苎麻一样思考

龚杰

在双林,有一种草叫苎麻

出生在荒野,开不出好看的花

风摇雨打,始终把骨头长直

一年三次,等待镰刀收割

割了又长,长了又割

哪怕被抽筋剥皮、刀片剐刮

也不吭一声,不流一滴血

只留下夏布的胚胎

一双双粗砺的手

不停地绩、刷、织、绣

把纤维制成夏布,涅槃成艺术品

它们带着远古的呓语

带着母土的花纹

像蹁跹的凤凰,飞在彩云之上

站在苎麻中,我满脸青翠

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株草

我会像苎麻一样思考:

如果没有无名的草民

我就会是一株稗草

中国草

刘为红

白叶苎麻,用足量雨水

洗去内心污垢

用阳光适度的眷顾

平衡质量与产量

在那些埋藏人间不平的土壤

一棵中国草,走过尘沙4700年

它的心劲,来自回馈

还你,一片洁白的遮羞布

用恰到好处的一根根纤维

抽出骨头中,如月光的白

像那些栽种苎麻的人

抽出一穷二白

还你一身经纶

在双林看苎麻

黄丽英

万亩麻地,多像码放汉字的词典

密密匝匝。一片毛绒绒的叶脉

要给我怎样的表达

从“种,剥,刮,绩,卷……”

到最终成品。我的目光

牢牢吸附在嫩白匀净的身段上

在麻户家,聪慧的织女

教会我绩纱。那灵动奔跑的麻丝

扯出了一个盛世闻名的“中国草”

这里的村民像苎麻一样坚韧,宽容

宽容月光下暗淡的土屋

宽容一缕炊烟,踉跄的步伐

一棵苎麻的奔波与修行,多像被时光

反复擦洗的词句

仔细研读,就是五千年文明史

梭下轻丝

澄江

你是否还记得

黄昏后

我们道别在村后的小山坡

你说,那坡上种满的苎麻

多像那细密的相思树

你说,如果我能待到秋后启程

多想再为我织就一匹细暖的围巾

不为思念,只为纪念……

而今夜

昏黄的灯下

你梭下的轻丝

分明是,流年后

染就的白发!

夏布,穿越千年的期盼

夜雨散人

双林的苎麻刚刚过一茬

趁萧瑟秋风还没到来

继续将往事在古老的织机

持续酝酿发酵

机杼声声

入伏的骄阳

抬高了思念的温度

皎白的细纱

是我双眸流光穿越千年的期盼

夏布

绵长了岁月

柳笛声声从远山传来

轻诉远古的离伤

苎麻传说

弹铗客

在渝钤大地,一株草

风雨飘摇中

坚韧地生长了五千年

即使把骨头锤扁

那一丝丝的骨气也能挺拔起来

抽成纱,织成布

在绣女巧手的灌溉下

这株草又活了起来

芬芳的骨骼铮铮作响

声音传遍了千万平方公里的画布

岁月雕刻了你

粗砺的面容

乡情掩不住你

柔软的心

岁月上的耕织

华丽一段富足的转身

赵文翔

耕织日月,放牧韶华

沿一株草往里走

气象万千的新余艺门洞开

中国草像一条束腰

缠绕沅水的清澈,绵延至今

心若灵,低头能够拾起影子的巍峨

手若巧,侧目即可送走落日的余晖

呈现出的清冷,不是锁

惰性才是生锈的钥匙

逆时光之水而上

传承的轮子与发扬的马车

呼啸山野,或醉意的鸟雀

或清秀的莲荷,或华滋的山峦

巧夺天工被诠释成家常便饭

不让雨消失在雨中

只让风席卷起大风

呼风唤雨的手呵,行走云烟的布

在沅江的滋润之下,鲜活千载

壮哉,新余之布可以攻玉呵

这些拒绝过春天的草

扎进新余人的心田,浴火重生

葱绿出一畦畦茁壮的故事

锻造生活的富足和梦幻天成

目光刮起的风

雕过往的时光沙沙作响

我的感叹与仰慕

堆积成金子,映照夏布泛起的波光

供养你我的滚滚红尘

夏布画

李佩文

在夏布上作画

你无需调制鲜艳的颜料

在夏布上作画

也无需考量终极的意义

你只需:

着布衣,持狼毫,抱初心

即可深入纹理

浑然天成

夏布的独白

石沉

曾经也是直立不屈的汉子

阳光是唯一可吸吮的营养

为了长出自己的血肉

虽然也有可摇曳的叶子

在经年的风声里

把雨捋直了

当作自己的筋骨

在弯曲的季节里从不改变耿直的秉性

知道桑蚕为何要抽丝缠身

让别人来剥开生命之茧

这是一种哲学

筋骨是一种抽象

浆洗是一种脱胎

让生命的经纬诠释

一块布的理想

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别人的衣衫

夏布与苎麻

留白

久望自己

大多时候都能看见千年前的那朵白云

飘飘、渺渺、忽有、忽无、或远、或近

用自己编织成的网,最能挡风遮雨

与拉拉秧为邻

和地平线一样舍身

把经纬捋成送别的意思

经过了烟雨江南的斜阳,便是今生

你倾尽一生,专为五行披麻戴孝

笔墨一直在诗词的尘埃上盘根错节

没人能替你享受

更没人理解

你为什么不活在梅雨里?

却只身于阴阳中?

并沾着些许尘印?

我要回去了,弥补那年的头七

不知道坟头上是市场还是文化

夏布画

彭小明

摘下一片白云,朝大地展开

自然的肌理,在幽谷山野里

悄悄长大

安静的流水,倒映着峭壁峻岭

山脊上的电缆铁塔,在微风中

柔情舞动

夏布

陈振

弯腰的农人,从不提起

他春天播种的事

苎麻一生,把泪水流进土里

用笑声提取纤维

让悠长的发育细如罗娟

待你如黄土成材

那轻如蝉翼的香草

使抱石少年走不出宣纸

薄也如《诗经》瘦

厚让《本草经疏》绿

待你走出双林的青山绿水

如仙女,怦然心动

像祖煌先生,何在乎金奖

夏布绣

何海波

如果借我一天时间,我会安静地坐下来

做个绣娘

把夏布铺展成光阴的质地

用各色各样的丝线,绣出心中梦想

我会,让一匹或者几匹马飞奔起来

让一朵或者几朵白云泊在天空

双林镇的绣娘,也绣马匹和白云

但她们更热衷绣大地和大地上生长的小草

大地是祖国

小草,是自己

她以布匹换你一生安定

刘春梅

一匹布

必是替你经历了风霜雪雨

必是为你接住了阳光露水

一颗心

必是替你隐瞒了苦楚悲凉

必是为你饱含了深情怜爱

所以当那双手碰着了麻线

碰着了织布机

就像着了魔

她低头慢慢缠,细细纺

要用此生为你织出一块布匹

布匹坚韧粗犷,朴实无华

足以换你一生安定

换你一生温暖与无忧

他乡,种满乡愁

吴惠强

快收割的草。泊在他乡的故乡

心跳打乱颂歌的节奏

睁开眼,张大嘴

疼痛在辽阔的苎麻地疯长

怎样的重生才能披上身

把远古山岙、花鸟、文字纹绣

亮丽处容不得色败的纯白

汗湿与透凉,柔软与轻薄

在丝缕织聚的恸哭声里打开新愁

一茬又一茬探头

蜕下肌肤为众生御伤

沾满唐宋风雨的文字

已不足以歌唱

林下清风,桑麻之地

邓小忠

渝水钢花,分宜夏布

就像仙女瑰丽的双翼

飘舞在渝钤的天空和传说里

一支新麻,携着一缕清风

走进《天工开物》

复制了一个千年的故事

绩、挽、刷、编

经过一双巧妇的手

在机杼中穿梭,演绎着历史的经纬

先仕先贤便羽扇纶巾,衣袂飘飘

纷至沓来

千年夏布,春秋古风

栉风沐雨

折叠成大唐的云朵

绵延着一个族群血脉里奔流的

善良、质朴和坚韧

温暖和养育了一方水土

林下清风,桑麻之地

——人杰地灵

我仿佛看见

一只幸福的青鸟

衔起诗人手心的新词

一朵古镇的梦想

——飞向远方的远方

夏布

刘建刚

从诗经里走出

已逾千年的你

虽粗砺淳朴

却柔软细腻

于其中,我隐约看到了农民劳作的身影

闻到了织娘摔下的汗水咸香

站在茂盛的苎麻基地里

我竟自私地希望

在这宁静的山里

永远不要被机器的轰鸣惊扰

就用简单的手工

长久地制作一幅布匹

漂洗时光,织进历史

系住根脉,留下乡愁

一顶夏布蚊帐

张爱华

它是我家老屋里的小屋

度夏避蚊的穹庐

老屋拆了

成了比老屋还老的祖宗

蜗牛背上大屋

我四方穷游

遮挡风雨的帐篷

星光下

常翻常新的经卷

今生今世不能释手

夏布

王保元

吸汗,就是吸烦恼

透气,就是透爽快

走在从麻纤维到棉纤维编织的人间

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我源自草木

与地为邻

夏就是我的姓

布就是我的名

没长腿脚,一生能走遍名山大川

有我在,流火的日子仿佛自带清风

因夏而生

随类赋彩

我喜欢蓝,也喜欢黑

黑的是山,白的是水,蓝的是天空

蓝底白花,白底蓝花钩沉岁月的记忆

挂在墙上,装饰乡愁的梦

梦中织机仍在响动

梭在娘的手里左右滑行

那是一只蝶

轻轻喊着我的乳名

守着一株草,自有悠然风

涂满荣

我不知道,苎麻什么时候孕芽

也不知道,一株草到一匹布的涅磐

我只收纳她的自然古朴、且柔且韧

热衷披上她的质如轻云、色如银

常坐茶室,轻抚为我抵挡酷暑的柔纱

打个盹儿,就有浅阳洒满经纬缀连的半亩花田

醺风唤醒,便见蜂蝶飞舞着轻触肌肤

心有芳草离离,眸有画锦一帘

何必纠结生长与残绿暗结

守着一株草,悠然风

吹动夏布的白,落款不必有我

夏布画

王相华

在“天然纤维之王”上挥毫泼墨

原野上的苎麻

是夏布画背面复活的精灵

更多的色彩

正扶起弓身泥土的脊骨

我的视线,随笔尖牵引穿越人间的辽阔

看到双林镇工艺的兴盛

将大片风景,挂在全世界的墙壁

它们攀升在麻布之上

成为民族文化的奇葩

每块方田的“麻绸”和“珍珠罗汉”

丰富着厚重的笔墨

让不可复制的藏品延续着

它另一种生命力

从千年桑麻地再次生长出新的硕果

绩纱的阿婆

林桂梅

一个箩筐,半齿微笑

门前的阿婆,她的巧手

是翩飞的蜜蜂

旁边蹲着的小丫头

好奇地瞧着,望着一一

仿佛要把这麻线看进眼里,装进心里

阿婆胸前的夏布围裙

骄傲地绽放着四季的花儿

大片明媚的春光,在阿婆的心田荡漾

不经意回眸,是谁家的女子

悄然在“施于中谷,维叶莫莫”中

轻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