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最希望掌握哪些功能?在日前发布的《上海市长宁区数字养老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中,近千名参与问卷调查的老人给出的答案是,手机预约挂号看病、手机打车出行和办理网上政务。
去年,长宁区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实验基地的城区,目前已重点建设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生活便利、情感关爱等5类共23个智慧养老场景应用,老年人实现“数字无障碍”不再只是一个愿景。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了当下中国城市发展数字养老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需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服务适配效能和加强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鼓励企业参与
“阿姨、叔叔,今天我来为二位洗脚,开春早晚比较冷,还是要继续注意保暖哦。”
李云凤是上海颐家的一名养老护理员,3年前开始为家住长宁区1661弄的顾奶奶和杜爷爷一家提供长护险服务服务。在她服务时,身上始终佩戴着一组可全程记录服务流程的数据传输设备,在不暴露老人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声纹、动作捕捉技术将她的服务过程传送至后台进行实时评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十三五”以来,数字产业根基深厚的上海市长宁区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区内一批传统企业纷纷转型,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业务,李云凤所在的上海颐家就是其中之一。新长宁慧生活、华燕房盟、东软熙康、上海申养、夕悦、福寿康等“互联网+养老”企业也入驻长宁,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为长宁区推进数字养老的一大特色。
长宁区民政局副局长沈海燕介绍,目前区内的数字养老领域企业大致可分为科技型、平台型和服务型等三类。
科技型养老企业主要提供24小时紧急呼叫终端、烟感报警、红外监测、智能手环、智能水表、智能门磁等设备或场景方案,将信息数据与示警信息汇入政府部门的“一网统管”和智慧养老平台。为长宁区开发运营上海首个区级智能养老大数据平台的友康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企业自主研发的覆盖为老服务全流程的“友康养老云”,已经为上海和周边城市超过517万名老年人提供了超过3100万次的服务。
平台型养老企业主要负责区内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日托所的委托运营。成立于2018年的上海万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自营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4家,涵盖养老床位数1124张,其中包括6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家居家养老机构、5家社区食堂和2个老年助餐点。这一从机构照料到社区活动服务,再到居家康复护理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已经成为长宁区构建“15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的重要基础设施。
服务型养老企业顾名思义,主要提供专业照护、助餐服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精神慰藉、家庭支持等各类服务。去年7月,上海首家社区AI食堂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开业,负责运营这家AI食堂的上海熙香近年来深耕智能助餐服务,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能将自动化烹饪与传统中式餐饮结合,将人工烹饪菜品的流程转化为机器语言,从取菜、腌制配料、搅拌到蒸、炸、煮、炒的流程,80%以上可由智能化设备操作,平均出餐时间仅需3-5分钟。
社区嵌入式养老更需“智慧大脑”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5亿,占总人口16%。而根据我国“七普”数据,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在过去10年增加了8600万人,达到2.64亿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1.91亿人。上海则是全国老龄化最程度最显著的城市之一,2020年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533.49万,占总人口36.1%,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82.53万人。
步入深度老龄化后,城市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养老和医疗体系都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压力。在上海中心区,长宁区每万名老人的养老床位拥有率排在首位,但即便如此,全区53家养老机构和长者照护之家的床位总数也只有6881张,约占全区户籍老年人口3%。
这一方面与我国养老形成的“9073”格局相符。另一方面,多数城市老年人更倾向于原居安养,因此对区域打造“枢纽式+家门口”两级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长宁区为例,全区目前有各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3个,其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4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2个、长者照护之家16个,还有12家助餐服务场所、332个睦邻点以及197个老年活动室和社区护理站等设施。
而要维护好这一“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嵌入式养老体系,必须有一个更加智慧化的“大脑”。为此,2019年,长宁区在上海率先上线了首个区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涵盖信息收集、服务支撑、数据分析和业务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智慧脑”,服务对象覆盖全区22.42万名老年人。
“数字养老”的崛起为养老服务注入了新动能,“为老服务一键通”、“智能语音外呼+智能安防产品+社区互助服务”综合手段等数字场景也开始为老年人所熟知。前者依托养老监管数字平台7×24小时的热线,为老人提供可以挂在脖子上的便携终端,实现“一键紧急援助”“一键预约挂号”“一键叫车出行”“一键咨询服务”等功能。后者通过在高龄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智能手环、智能水表、智能门磁、防跌倒报警器等数字养老产品,守护老人的居家安全。
衣食住行医等领域需求明显
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目前尚存在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分布不均、服务供给社会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专业性欠缺、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老年人在数字养老领域的需求大致可分为衣、食、住、行、医等五类:
仍有较多老年人面临“购物难”“支付难”,需要学习开通便捷支付方式和智能手机的常用功能;
高龄、失能老人面临“吃饭难”,需要建设更多老年食堂和配餐、送餐服务,提供个性化的膳食营养搭配;
老年人独自居家存在跌倒、用火用电风险等安全隐患,需要对门、床、水电安全进行数字化监测以及风险警示、紧急呼叫救援等专业服务;
老年人行动不便,认知障碍老人容易走失,需要便捷的叫车产品和定位产品,并能优先为老年人派车;
慢病患病率在老年人中较高,需要更便捷的日常用药、问诊咨询、疾病监测、居家照护以及对失能老人的上门护理。
与人们的传统概念有所不同,城市老人已不再对智能手机一窍不通。根据2021年长宁区民政局开展的社区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现状调研,智能手机和电视已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占比分别达73.2%和68.9%,全区近82%的老年人日常使用智能手机等数字化产品。
伴随老年人对数字养老产品的充分使用,也挖掘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和需求。
《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数字养老服务与技术的结合度仍旧偏低,多数服务仍处在数据监测阶段,没有进入实际解决问题的环节,供需存在错位。建议数字养老产品在设计时更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
数字养老作为新兴产业,尚缺乏统一的产品和服务标准,而现行文件和制度主要关注服务内容,在准入资质、质量监管、风险预防、纠纷处理等方面缺乏更为具体的说明和细则。
大数据时代的泛信息化也给“互联网+”形式的养老带来了隐私保护的挑战。当前在数字养老各项场景中,对于人脸识别、行为数据、金融数据等方面的个人数据还需形成更强的安全保护机制。
眼下,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借助“互联网+智慧社区”模式发展了数字养老体系。其中,杭州上线了由“移动卫士”看护的医疗数字社区,在保护老人隐私的前提下提供生活照料、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娱乐等服务,由中国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构建社区的基层信息化平台。无锡开启了数字化养老的新模式,“安居守护”服务为老人家中配备了专业团队24小时值守的远程“数字保安”,“E键乐养”服务则集成了养老服务信息查询、养老行业动态管理和涉老领域数据统一归集等功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