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先“慢”下来,期待“重开”那一天

2022年03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茅冠隽

3月14日下午,“80后”崇明姑娘印刘琼发了个朋友圈,配上了九宫格图片,青翠欲滴的蔬菜让人艳羡。“发出去没多久,需要送菜的私信就如雪片般飞来,都有点来不及回复了。”

印刘琼免费送菜,多少有点“身份错位”:她并不是合作社负责人,也不是经营生鲜的电商,而是崇明民宿“久居”的主人。正常情况下,她家菜园里的蔬菜仅供“久居”的厨房,是民宿经营收入的一部分。疫情之下,印刘琼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游客来不了,菜再不摘就老了,浪费可惜,索性送给老客户!”

春暖花开,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候,一场疫情让原本应该火爆的沪郊民宿市场有点冷清。记者了解到,不少民宿主和印刘琼一样,并未因疫情而消沉,而是积极应对,利用这段时间调整经营策略、盘整农旅资源,为疫情后可预见的游客反弹做准备。

主动取消订单,预订游客全额退款

“久居”民宿位于崇明区中兴镇,拥有各类房型的房间数十间,周边果蔬遍地,自带一个20多亩的小菜园,原本只供应民宿餐厅,呈现地道的崇明味道。“最近游客来得少了,菜园里的春菜长势正旺,正好很多上海市区的老客户被隔离在家,需要蔬菜,我就免费送。”印刘琼告诉记者,她家的菜地里种的大多是绿叶菜,为了丰富送菜的品种,她还专门采购了一些茄子、洋葱等蔬菜装进快递盒里。“按目前的送菜速度,地里的菜一周左右就能送完。”

印刘琼说,原本3月、4月的每个周末,“久居”民宿都处于满预订状态,疫情发生后,原本准备到崇明踏青的游客纷纷将订单取消或延期。“八成顾客会选择延期,二成顾客会退单,对退单顾客我们会全额退订金。”

经营受到影响的民宿,不止“久居”一家。“陋居拾捌”民宿主陈冲告诉记者,最近经常接到客户电话,问得最多的是两个问题:上海市区很多小区被封控了,能不能到崇明民宿住个十天半个月,过段时间再回去?听说不少崇明民宿这段时间不接待游客了,那什么时候能恢复营业?“市民游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环节,首要任务是积极配合防疫,大家先齐心协力,像专家说的那样先‘慢’下来,这样才能阻断疫情传播。等到恢复正常营业后,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市民游客,没人比我们更期待那一天。”

利用闲暇时间盘整农旅资源

对于全年无休、越是节假日越忙的民宿行业来说,进入3月后,沪郊民宿主们都拥有了难得的闲暇时光。不少人趁此机会盘整农旅资源、调整经营策略,为疫情后的游客高峰做准备。

3月15日下午,印刘琼和同属中兴镇民宿协会的“陋居拾捌”“城边森舍”“汤之道”“海岛人家”等民宿的主人一起,在“久居”前的一片樱花林中漫步,商量下一步抱团取暖、串点成线的经营策略。“疫情结束还没有时间表,但我们可以预期一下初夏时的郊野游,做些准备。目前,我们民宿协会定制了一批共享山地自行车,首批共百余辆,我们准备将挡泥板等部位漆成樱花粉色,到时供游客扫码使用。”

“城边森舍”民宿整体充满异国风情与田园格调,不久前刚刚开业,市民游客趋之若鹜。民宿负责人薛海桥说,经过几个月的经营,他也发现了不少可以完善提升的地方,“比如,我们最近正在增加宠物友好型房间、增加娱乐设施,同时对民宿周边配套环境进行新一轮提升改造。”

不少民宿主告诉记者,应对本轮疫情,民宿主们明显更有序、心态更稳定了。大家对疫情防控很有信心,也对民宿的后续经营有稳定的心理预期。

“海岛人家”民宿主彭践已扎根民宿业13年,见证了崇明民宿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变化,也看到过这个行业十多年来的波峰波谷。“这一轮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固然有损失,但‘稳定预期’并没有变——相信疫情终将过去,相信沪郊民宿产业还将吸引更多游客,相信自己付出十多年心血的生意能越做越红火,相信政府能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克时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