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勤毅
当下,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一群无私敬业、乐于奉献的基层工作者团结一心、相互照应,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确保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黄浦江畔杨思水闸就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任何环节不容有失
23日下午1时,黄浦江与川杨河交汇的杨思水闸水域,有8艘货船首尾相接,正等待开闸入江。“来!船头往这里,缆绳扔给我……”水闸的“大班长”汤康定正扯着嗓子,指挥船只以正确的方式停泊。
除了汤康定,此时工作在水闸一线的还有两位:一位在登记窗口,负责健康防疫核验、信息登记等;一位在主控室,负责盯着监控,并手动操作电脑控制闸门。
三人搭档,是水闸正常运行的最低配置。整个杨思水闸一共有17位职工,其中12位是一线工作人员,始终维持着这样的“工作日常”。
别小看了这份工作,它是这座城市“动脉”的关键一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杨思水闸,是黄浦江进入浦东北片水域的唯一通航口,差不多每天有200多艘装载建筑材料的船只通过。除了服务浦东开发开放、水上运输、保障交通安全,还承担着防汛排涝、水资源调度的重任。
正因如此,水闸职工们的工作要求可以概括为两个“不”:每天24小时不能停,任何环节不容有失。
保障城市建设,紧急调整班次
这波来势汹汹的疫情,让杨思水闸从10天前开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职工们所在的小区面临封控筛查,能否上岗成为一个大大问号,而原本做一休二、三班24小时的班制,在人员安排上已经没有任何余量,换句话说,少了谁都不行。”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第四管理所主任汪玉良透露,与这波疫情高峰一同到来的,是一波航运高峰,“3月以来过闸船舶3346艘,共计123万吨,这个过闸船舶数量及过闸吨位已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航运高峰为何来凑这个“热闹”,一个细节足以说明问题。
采访当天,记者发现多艘货船上,都挂有一块蓝色的“身份标识”,上头写着:“机场联络线渣运”。原来,作为上海重大工程之一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眼下正处于盾构掘进的关键阶段,盾构泥浆的运输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过去,从内河开向黄浦江的货船,大多是已经卸完货的空船,而这几个月不一样,大量的船只通过杨思水闸,将盾构泥浆运送出去。
市政工程一天也不能停歇,杨思水闸,必须正常运转。
第一时间调整班次,是杨思水闸克服人手不足这一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方式——管理人员分A、B二组7菖24小时工作,运行人员实行做三休六班制。如此调整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通过减少轮班频次,增加每一班的持续工作时间,来尽量避免出现职工因小区封控而无法到岗的情况。
坚守岗位的平凡人
这份看似“总时长不变,只是重新组合”的排班表,实则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职工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拿一线职工来说,每一班等于72小时轮轴转。到了晚上由于潮水、航运量的变化,可能有几个小时休息,但这都是不一定的,等于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该中心副主任张爱娟说。
这10天来,杨思水闸的每一位职工用自己敬业奉献的责任心,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扛下了这张排班表。
作为单位带头人的汪玉良,从3月14日起就主动住进了单位,每晚睡在办公室沙发上。他多次去登记窗口顶岗,由于每天的通航工作时间根据当天船舶数量及潮位而定,故有时顶晚班岗要到半夜,有时顶早班岗凌晨4时多就开始了;作为杨思水闸的“全能补位”,汤康定的车上这些天一直备着换洗衣物,做好随时回不了家的准备;水闸保障组成员沈二度,是第一批坚守在岗位的职工,然而即将完成任务可以回家时,考虑其他同事防控隔离的不确定性,主动要求继续连班不回家;甲班班长蔡澄清在得知所在小区将要封控48小时后,立马向居委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离家提前到岗;职工陈红平的父亲病重住院需要陪护,他的姐姐了解情况后,主动接过照顾父亲的重担,只为他能安心工作。
一些因为小区封控暂时无法到岗的员工,也在用另一种方式支援这座城市。职工杨新华所在小区从3月13日起封控至今,46岁的他一直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一分子,每天12小时为小区居民送菜、送物资等,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一无私的善举告诉单位。巧的是,杨思水闸的另一位职工也在休息期间当起了防疫志愿者,就在几天前,两人一个在小区外分菜、一个在小区内送菜,因为忙着各自工作且又穿着防护服,两人当时相遇却未相认。这段佳话,后来温暖了所有同事。
上海东外滩园林市政有限公司水闸养护项目部还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在水闸出入口、食堂、宿舍、办公室等各工作场所,落实健康筛查、环境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水闸安全、有序、平稳运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