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艺起前行”为“足不出户”市民送上心灵暖阳

2022年04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施晨露 简工博 钟菡 吴桐 李君娜 诸葛漪

周杰伦唱的“天青色等烟雨”真的是青花瓷?这句歌词源自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雨过天青云破处”,又是不是指汝窑?

3月28日晚7时,上海博物馆“上博讲坛”第三季首讲开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古陶瓷专家陈克伦通过线上直播,与网友分享“宋瓷”之美,解读“春天”的文化含义。当天,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正式启动。当整座城市的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战,当“足不出户”成为守护城市的必须和自觉,“云演艺”“云展播”“云展览”“云讲座”组成的“艺起前行”优质文化文艺在线内容矩阵,为市民送上心灵的春意。

正如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昆剧演员张军所说,尽管目前无法在剧院与观众见面,但文艺工作者依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心里有美好、有信念,人生到处都是舞台。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让疫情早点过去,让美好的春天赶快到来。”

云客厅

精选内容“营养配餐”

白天居家办公、陪伴孩子、当志愿者;夜晚来临,戴上耳机走进属于自己的“艺术夜校”

刚刚过去的这个3月,对家住徐汇的许女士来说是特殊的。3月6日起,她住进酒店集中隔离,10天后回到家,发现小区也被封控了。她对居家生活并不焦虑,唯一担心的是女儿佳佳,“刚回家那几天,女儿时时刻刻黏着我,连睡觉都要抱紧我,不肯闭上眼睛,大概是怕我又离开那么久。”

两岁的佳佳是绘本迷。家里有200多本绘本,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她喜欢指着字读,对画多字少的反而没兴趣。“有时候碰到字特别少的绘本,不知道该如何给她讲述图画的含义。”

3月29日,看到“市民美育云客厅”的“云培训”推送了一条《如何给孩子讲好绘本》,许女士感到好像一场及时雨。“通过这一系列讲座,我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的图画去想象、思考、关联,引导孩子一起进行发散性思维,非常实用。”

“市民美育云客厅”由上海市群众文化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主办,各区文化馆协办,3月15日起启动。“云客厅”里,文化资源分云培训、云演出、云展览和云故事四大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每天将各条线精选出的内容进行“营养配餐”,按时推送。各区文化馆也精心烹制云上大餐,比如“宝山·尚美e述云课堂”由多位来自上海美院等高校的师生以文化志愿者身份主讲课堂内容,“宝山播客1760”通过音频方式传播方言民俗,还有让市民在家就能制作非遗手作的“云配送”课程。

据市群艺馆工作人员介绍,截至3月29日,“云客厅”推送28个小项目,阅览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二胡艺术》《数码摄影入门与基础》《阿卡贝拉》《“舞当以康”舞蹈课堂》《花卉白描与写生》。根据后台数据,“云培训”是四大类中最受欢迎的,这说明市民不只满足于被动欣赏聆听,更想参与进来,发挥能动性。“后续会根据市民接受度对推送内容有所调整,也会考虑活动的丰富性和美育的多样性,让非遗等相对小众的项目也有触达大众的机会。”

3月29日晚,“云读绘本”系列线上活动第一期《不得了的病菌》在“世纪朵云”B站官方账号准时上线。“云读绘本”系列线上活动共3期,围绕“面对疫情的勇气”这个主题,带领小读者阅读3本虚构类与非虚构类图画书,希望孩子们边听故事边学知识,一起获得战胜疫情的勇气。许女士感慨,白天居家工作、陪伴孩子,还在社区当志愿者,如今身边像她一样的人不少。结束一天居家工作,当夜晚来临,悄悄戴上耳机,点开“艺起前行”的各种云资源,享受属于自己的“艺术夜校”,就像重新走进剧场,得到了放松。

云演出

给居家的市民以慰藉

居家的市民通过看大师“云练功”、“静帧”欣赏落日、线上观赏经典话剧,感受艺术的美妙

当演出取消、剧场停摆,上海各大文艺院团拿出保留剧目,“云演出”纷纷上线。艺术家们居家练功的场景,也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呈现。

青年中阮演奏家李晨晓在上海民族乐团艺起前行“云串门”系列短视频中,打开自己每日练琴的书房。“从早上到半夜,我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间书房度过。”今年23岁的李晨晓去年刚考进乐团就在《海上生民乐》驻场演出中有精彩表现。这间不大的书房里,除了书,还有她的宝贝乐器,除了大阮、小阮、中阮,还有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书桌上有电脑、声卡和麦克风,时不时可以录个练琴小视频,分享到B站。

家住静安区的小琴童柳一菲的妈妈说,除了让孩子坚持线上学习,保持体育运动,家人一起看“云演出”“云练功”视频,成为家庭生活中宝贵的时光。“居家学习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个挑战,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会跟我们分享她的心得,我们也鼓励她要在有限的条件下,保持规律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尤其是积极的心态。”

对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奏家来说,练功同样一日不可停。上海民族乐团扬琴声部首席曹蕴正在“复练”的是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扬琴协奏曲《狂想曲》,这是当代音乐会舞台上出镜率最高的扬琴协奏曲之一。“国内外诸多著名演奏家,保持琴技的秘诀之一就是保持每日训练。可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日常基本功的训练,对于大师而言,即使有着数十年的功力,也不会松懈怠慢。”曹蕴在居家练琴笔记中写道。

《海上生民乐》近期在上海音乐厅的驻演取消了,但《海上生民乐》欧洲巡演音乐会版、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民族音乐现场《共同家园》等演出纷纷上线。作为驻演地的上海音乐厅也没有在市民视线中消失。乐迷小沈对一场“从日落开始——上海音乐厅绝美视角慢直播”印象深刻。日落前1小时,慢直播的镜头从上海音乐厅二楼的西面阳台视角对准上海的落日天空和夜晚景色。同时,配以上海音乐厅往年音乐会现场录音音频。通过镜头,可以“静帧”欣赏上海音乐厅阳台视角的落日与鸟鸣,感受城市光线变化,再至华灯初上,欣赏夜景。

“我们想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给疫情下居家的市民朋友治愈慰藉。”上海音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策划这一新的线上产品,希望暂时居家的市民能感受到现场音乐的美妙。一周以来,“慢直播”播出包括“原味巴赫——马汉·埃斯法哈尼羽管键琴独奏音乐会”等在内的三场上海音乐厅现场录音,近70万人次在“慢直播”中看日落,赏音乐。

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市民心目中的戏剧殿堂,3月12日至26日,《万尼亚舅舅》等15场上话历年戏剧高清录像线上播放,超过450万人次观看。不少话剧爱好者养成每天19:30线上观剧的习惯,在杨浦区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的小郁为学生们开出观剧菜单,“希望大家有时间领略经典的魅力”。3月28日至4月3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又推出多部近年深受好评的原创作品,包括《良辰美景》《大哥》《上海屋檐下》《天堂隔壁是疯人院》,还有应观众要求重播的《秀才与刽子手》。

云展览

网上逛展成解压方式

线上展览原创性很强,策展思路清晰。未来,博物馆可以考虑保持这样的创新探索以扩大辐射面

“夏加尔太暖了,半年多前的旧事,记忆都回来了。”家住徐汇区的朱小姐在朋友圈分享了“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的在线展览链接。这场去年7月至10月在外滩的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的展览,是夏加尔作品中国巡展的重要一站,闭展之际不少市民大呼“还没看过瘾”。如今,展览被搬上久事美术馆线上展厅,和观众相约云端。在市文旅局创新推出的“音爱艺起”文旅特色服务品牌推动下,近期受疫情影响的全市美术馆闭馆不闭展,推出各类云展览、云活动超百项。

3月25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大美术馆计划”在线启航,陆续推出“艺起看”“艺起学”“艺起游”三大类线上服务。跟随360度虚拟浏览功能,观众可以“走进”精心布置的展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透露,“大美术馆计划”正在整合全市近百家美术馆的线上资源,更优质、精准地提供精神文化食粮。

到博物馆、美术馆去听课,是近年来很受上海市民欢迎的学习方式。达·芬奇的《抱银貂的女子》与中国明代画家的《明人肖像图册》,哪个画得更写实?刘海粟美术馆开启一系列空中工作坊,和市民分享艺术史知识,希望让艺术离生活再近点、再有趣点。“呼应受众需求特别策划,不断延伸艺术的展线和艺术教育的内容。”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说。

在线下,上海博物馆推出的讲座很热门,预约全凭“手快”。这一次线上“上博课程”已更新10大系列的70场讲座及工作坊,共计248条课程视频,未来还将持续分批更新上博特展和讲坛的讲座内容。“云看展”专题除了学术意味较浓的讲座,还包括22个网上展览、70场学术讲座、2档原创视频节目、10篇创意手工教程,以及为特殊人群准备的5条无障碍导览产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在家也能享受丰富的文博资源。

在文博爱好者最关注的网上展览中,上海博物馆把近年来颇受欢迎的线下大展搬到线上。2015年的“王谢堂燕——吴湖帆鉴藏大展”、2019年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等当时备受欢迎的展览都得以线上再现;此外,上海博物馆还整合了许多馆藏文物,以主题方式推出线上展览:“有鱼”以馆藏鱼主题文物作展,“春信”是馆藏的梅花文物主题展,还有传统文化另一吉祥符号“如意”汇聚了如意主题的文物。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是网上展览中颇“应景”的一场。点击进入展览,伴随着悠扬的丝竹之声,页面上出现的是江南地区的地图,点击各地地名,就能看到相应地区的文物。点击松江,会显示一系列金饰文物的图片,点击一对金色耳环,高清大图和相关信息就能显示:这一元代执荷童子金耳环,通高6.1厘米,各重9克,2002年在松江区上海电视大学松江分校窖藏出土。地图左侧,显示着乡土、风物、故人、浮生四个板块,展示不同的文物内容。

“实在很不容易!”家在浦东新区三林镇的市民瞿先生已居家办公半个月,网上逛展成了他解压的方式:“这些线上展览原创性很强,策展思路非常清晰,不是简单地按主题罗列文物。未来即使疫情结束,博物馆也可以考虑保持这样的创新探索以扩大辐射面。”

对瞿先生来说,上海博物馆的线上资源还有一项“意外收获”——增进亲子关系。在教育资源栏目中,有不少将文物转化为手工制品的课程,在家就可以尝试。最近更新的“色彩斑斓的小玉虎”源自今年3月1日刚刚结束的“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网友可以通过教程,动手将特展展品金代秋山玉饰,变为一张剪贴画。

蹲点收看“上博讲坛”直播的市民裴先生从事金融行业,但一直对古陶瓷有兴趣,特别是有“天青色”之名的汝窑瓷,近年陆续积累了部分瓷片标本。“学术界和交易市场对此的争议很大,比如汝窑是不是‘天青色’?张公巷窑和清凉寺窑是什么关系?”裴先生将这些瓷片在电脑前摊开,对照专家解析逐一查看:“除了专家的学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治学态度,让我很有收获。”他建议,既然是线上直播,可以运用更多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影像资料,让讲解过程对“入门者”更加友好。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重塑文化艺术服务的方式与范围,“我们的城市经过这一次考验,一定会变得更好。未来,线上线下融合、越来越贴近受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也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