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让数字经济站上主流赛道,也让数据要素和算力等基础设施被提到重要高度。
提质量、建生态、定标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之一,近年来,上海不仅积极推动本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改革,更着力与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协同规划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下出了“东数西算”的先手棋。
提质量 打通“高速公路”
数据中心是电力消耗的大户,常被称为“电老虎”。根据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测算,2021年国内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43.6万架,同比增长27%,耗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6%,碳排放占到全国的1.14%左右。
这也成为促成“东数西算”工程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大部分数据中心分布在东部,带来了较大的土地、能源资源压力,而西部的环境、能源优势恰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地区已建和在建数据中心可承载机柜数约131万架(折合2.5KW标准机柜),其中上海已建和在建数据中心可承载机柜数约26万架(折合2.5KW标准机柜)。
在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看来,将一部分机构的温冷数据或离线数据储存到中西部地区,有助于释放上海的土地和能耗压力,进而发展高端先导产业。
在上海,已经有不少企业有所布局。“目前蚂蚁的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杭州等东部城市,土地和能耗成本都较高。”蚂蚁集团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何征宇介绍,目前蚂蚁已有数据中心西迁的计划,计划在成都等地(成渝枢纽、天府集群)成立数据中心。
不过,如同传统经济时代要致富、先修路,要让数据中心更好地运作,需打通东西部间的数据“高速公路”——加强带宽建设。
据悉,目前上海市正积极推动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国家枢纽节点间高品质直连网络服务建设,包括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量准入管理机制,精准布局运营商级核心传输节点,实现T级以上的带宽传输能力等。
建生态 赋能先导产业
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设计,将在全国设立8个算力枢纽,其中规划设立10个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范围内包含两个,分别为“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
既然要推动“东数西算”工程,为何还在长三角建立两个数据中心集群?
在邵志清看来,“东数西算”并不意味着东部就“不算了”,相反,区域间必须有所分工:西部更适宜部署数据存储、数据
标注、后台处理、推理训练等对时延要求较低的算力应用场景;相较而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经济体量较大、先导产业较多,更适宜部署对高频交易、工业控制等时延要求较高的算力应用场景。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信息研究所所长王振也指出,数字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而上海的优势正在于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力强,承担科创攻坚重任的同时,可释放出更多的创新红利。
据悉,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芜湖两大集群高性能算力资源,长三角将优先鼓励拥有全国布局优势和创新能力的集群内云服务提供商开展东数西算统一算力资源池试点,同时接入云网统一算力调度平台,构建基于通用与智慧化服务的混合算力平台。
比如,在起步阶段聚焦新互联网(音视频、VR直播等)、企业信息服务、商品流通等主流业务场景,逐步拓展自动驾驶、城市服务、生物医药、电子设计、数字政府、数字金融等新应用场景。
定标准 打造示范标杆
浪潮信息联合国际权威机构IDC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推动“东数西算”,归根结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社会民生。
对于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上海来说,提前研判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快探索和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让数字经济更好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成为重要使命。
据悉,目前上海正强化中大型数据中心技术提升和节能改造支持力度,有序推动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向绿色集约型数据中心转型升级,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样本。
在长三角范围内,各项创新探索也正稳步推进。如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数据流通机制,围绕医疗健康、普惠金融、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分行业、分场景的可控数据开放机制,优先开放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经济效益明显的公共数据。
此外,上海还将加快网络安全监测能力提升,强化数据资源的隐私安全防护;加速推动长三角政务数据流通与协同共治,率先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打造一体化智慧大脑;全力推动建立面向长三角、辐射全球的国际数据港,进一步支撑长三角地区离岸贸易、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等跨境业务需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