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镇沅: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2022年07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选泥、拉坯、雕刻、抛光、烧制……每一步工序都决定着一件陶制品的成败。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黑陶制作省级传承人徐世菊和工人们每天都要施展甚为复杂的指尖技艺,从泥巴变为陶罐,耗时1个月左右,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镇沅黑古陶,方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镇沅黑古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制作技艺在当地已有400多年历史。2009年7月,镇沅黑古陶生产工艺成功晋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世菊今年54岁,从18岁入厂当学徒到现在,她专注“玩泥巴”30多年。在她看来,黑古陶从上世纪90年代建厂后规模生产,到后来的国营厂破产,又在小作坊中继续生存,直至再次焕发生机,可以说,黑古陶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对徐世菊来说,如今的黑古陶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坚持,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徐世菊的儿子薛楚寅在2014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黑古陶行业,目前已成为黑陶制作市级传承人,对黑陶制作也有自己的理解。经过他的不断探寻,黑陶具有了更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实现了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转变。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制,目前,镇沅黑古陶融合了现代艺术和文化表现手法,已成为当地最具传承和创新特色的文化精品。

不仅是黑古陶,放眼镇沅,今年以来,当地抓牢文旅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大力度挖掘非遗项目历史文脉,加强非遗品牌建设力度,完善非遗人才培养培训,同时将非遗保护融入生产生活,引导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增强保护力量,激活非遗潜能,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截至目前,镇沅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3项,分别是,市级非遗项目16项,县级非遗项目55项目。(罗东、王杨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