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靖陆良: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宜居之城

2022年07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三十载绿化荒山,造就花木山林场,‘陆良八老’的这种‘当代愚公’精神,正成为这个时代,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陆良县龙海山上。”在近日召开的“曲靖这十年”专场发布会上,曲靖市陆良县委书记刘吉飞表示,正是这种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精神,激励着陆良人民不断前行。

刘吉飞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陆良县瞄准“现代农业示范区、高端食品加工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十年来,陆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重现“鱼米之乡”

陆良地处滇中腹地,是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素有“滇东明珠”之称,沃野千里,陆良成为云贵高原上有名的鱼米之乡。

陆良也是“爨文化”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文化的“爨文化”,《爨龙颜碑》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南碑瑰宝”“天下第一神品”,是名副其实的“文献之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十年来,陆良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从2012年的122.3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7.22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GDP由1.97万元增加到5.16万元,是2012年的2.61倍,先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先进县、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作为贫困人口数排全省前列的非贫困县,2个贫困乡镇、68个贫困村如期出列,1.1万多户3.8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2.1万余元、7千余元增加到2021年的3.8万余元、1.9万余元。

与此同时,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竞争力。十年来,陆良累计实施133项重大改革、551条具体改革措施。2012年以来,陆良签约引进项目153个,使用市外国内资金792.31亿元,年均增长26.21%。2021年全县民营企业市场主体达5223户,非公经济实现生产总值169.1亿元,占GDP比重55%,其占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开启产业新篇章

十年来,陆良县在现代化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马铃薯、生猪、蚕桑、食用菌等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发展至80万亩,占曲靖市调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份额的85%以上。

陆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也获得多项殊荣。陆良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大县、全省“一县一业”蔬菜产业示范县、“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等荣誉称号。

现代农业发展上,陆良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高端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多家知名企业落户陆良,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快速集聚发展,陆良正加快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在新型工业化上,陆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多个项目建成投产,精品骨料生产等项目快速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8%。

与此,大莫古酱菜加工产业园、青山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园初具雏形,园区定位更加精准,正加快实现工业布局从散到聚、工业规模从小到大的转变,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2%,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陆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7.83亿元增至2021年的93.21亿元,年均增13.1%。陆良全县各类市场主体达5.8万户,建成各类大型商品交易市场5个、新建和改造集贸市场12个,建成专业市场15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61户,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峰山森林公园、三道沟景区投入运营,以中原泽、白水塘、紫溪湿地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以滇中健康城为载体的中医康养、娱乐消费休闲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初显成效。陆良正在重塑着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开启了“绿色可持续”“低碳高效”的产业发展新篇章。

陆良县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闯新路,在高端食品加工基地建设上开新局,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上抢新机,正在构建爨乡大地新未来。

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宜居之城

在城乡融合中释放潜力,陆良突出产、城、人三个关键要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县城带动、双翼联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中三马”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城市宜居品质得到提升,先后获评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美丽县城、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

在民生领域,陆良县不断增投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建机制、促公平,持续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

在教育、医疗健康上,陆良县也得到全面发展和改善。

在民生工程、公共服务方面,人民群众满意指数越来越高。

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交通、水利方面,累计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16件,完成水利部全国农田水利改革试点项目,恨虎坝灌区建设项目引市场“活水”润万亩良田,获评“大地河源杯”2021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完成高速公路里程达93.88公里,村道路实现全硬化,乡村公路综合交通网络,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陆良县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正向着“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迈进。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陆良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性提升。在空气清洁方面,加大工业粉尘和工业炉窑治理,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达98.5%以上。在黑臭水体治理上,26条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和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东西护城河、新老盘江保护治理取得实效,创建板桥河、莲花田水库等7个“美丽河湖”,高原水乡的明珠风采得以重现。

“森林陆良”建设上,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46万亩、营造林77.04万亩,复垦复绿非煤矿山32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实现全覆盖,陆良花木山林场被列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黄森先、唐鹏、郑惠青 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