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净整洁,小院花果飘香。盛夏时节,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青山村村民龙万先在新改建的院子里感慨,“今年村里环境变化很大,看着更美,住着也更舒心了!”
变化来自强力推进的“五治”工作。今年来,贵阳市以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工作为主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在青山村,当地加强党建引领,注重因地制宜,“五治”工作效果明显。
“五治”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离不开严密的制度。青山村制定农村“五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村“两委”包保制度,牵头梳理“一图一卡两榜五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实行“日调度”机制。
有了顶层设计后,青山村党支部带头开展摸底、建档、设计工作,广泛宣传政策、征求意见,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发动乡贤寨老和民间工匠参与建设;全体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制作“青山村五治宣传片”,用自创rap为青山村“五治”代言,其他党员在“五治”工作中纷纷带头开展清理、风貌整治、垃圾分类等,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启动。
具体工作实施上,青山村注重因地制宜。“治房”方面,青山村按照“原貌锁定—确认整治内容及标准—实施整治—动态监管”的工作步骤,结合青山村铝土矿山治理,打造青山村“山地旅游”项目,盘活村民闲置住房和宅基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乡味民宿。
“治水”方面,青山村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工作,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坚持“治水”和“治厕”相结合,改厕的同时同步将化粪池粪污接入污水管网。
“治垃圾”方面,青山村聚焦垃圾分类,围绕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分类中转、分类处理四个重点环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全覆盖,并按采购程序自购分类垃圾桶,一次性投入购买分发给各户村民,为每户配备20L干湿分类垃圾桶共1300个。
“治厕”方面,青山村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污水治理相结合,按照标准和要求推进工作开展,选择三格式化粪池、化粪井等模式,重点改造农村旱厕,完善公厕运维管护。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对此,在“治风”方面,青山村建立健全“两书一约一会”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机制。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按照“三统一”原则,设立红白喜事操办场所,打造文明新风。
多措并举,成效明显。当前,青山村“五治”工作强力推进,全村农房风貌整治已开工555户,182户农户主动投工投劳。10个净化池已全面开工,施工进度完成70%,主管安装完成总进度90%,49户治厕任务开工率100%。
农村“五治 ”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安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弱项,保障工作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新青山”。(龙章榆、实习生 赖昱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