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重庆主城都市区座谈会提出,要牢牢把握现代化进程中主城都市区建设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
紧扣目标,主城都市区疾步前行。
2021年,主城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15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21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9.23%、较2020年提升0.7个百分点。
风好正是扬帆时。主城都市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建设成效初显,正迎来全方位提升。
“国际范”更足 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进出口总值预计达到4080亿元
“这样的大足石刻,将更让世界惊叹!”
6月11日,游客王泽春在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观看了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后,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观影感受。
今年4月竣工的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是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的“窗口”和“门户”。而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正是重庆围绕“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重点打造的市级项目。
不仅是旅游,推进国际化,主城都市区正全面发力。
对标国际先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重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51项经验做法获国家有关部委认可。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打造国际化开放通道,壮大国际化经贸产业。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1096列,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近2000列。重庆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重箱折列突破1万列的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主城都市区进出口总值预计达到4080亿元。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做实国际化交往中心。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位于两江新区的寸滩国际新城寸滩国际邮轮母港港口工程项目正全力“加速跑”;7月12日,缅甸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至此已有13个外国总领事馆在重庆设立。
此外,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城市,目前7大重点领域86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72项,探索形成40余项创新案例,落地了35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
绿色家园更美好 2021年主城都市区及全市实现“蓝天常驻”
“以前岛上都破坏得不成样子了,没想到这几年生态恢复得这么好。”
41岁的周定勇在广阳岛东岛头老鹰茶渡的“少愚号”趸船上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广阳岛人,他亲眼见证了广阳岛从曾经搞开发导致生态“千疮百孔”,到如今全岛植被覆盖率已经达90%以上,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巨变。
广阳岛的变化,也折射出主城都市区大力推进绿色化的决心。
筑牢绿色屏障。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成功实施,试点区域包括整个中心城区。共建成216个地下水监测站点,完成650亩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完成994公顷矿山修复,完成46公顷湿地保护修复,实施营造林55万亩。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主城都市区及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6天,实现“蓝天常驻”。
其中,璧山区整治排水管网673公里,“三河”出境断面水质首次全面达到Ⅲ类标准,成为全国15个荣获国务院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激励奖的区县之一。
打造绿色产业。截至2022年4月底,重庆地方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363.83万吨,成交金额6.92亿元。2021年,重庆碳市场在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方面均名列7个试点省市前茅。
倡导绿色生活。重庆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正热火朝天,绿色出行深入人心,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智能化动力更强劲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
7月初,2022(第二十四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收官。智能化、高端化成为车展最明显的趋势。40多个新能源品牌的300多款车型齐齐亮相,吸引了消费者广泛关注。
新能源汽车势头正劲,也反映出主城都市区越来越强劲的智能化动力。随着长安阿维塔、理想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先后在主城都市区落地,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
与此同时,与智能化联系紧密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补链成群,京东方第6代柔性显示面板产线投产,华润微电子等项目稳步推进,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97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成型,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提速,上半年工业产值增长31.7%;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达16个;
科技创新全面发力。目前,主城都市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7%、高出全市0.46个百分点。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重大平台加快打造。全市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88个,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76家;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3.5万家、4600家。
城市更有人情味全市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42个、8847万平方米
“清水绿岸,看起舒服,走起凉快。”7月13日晚,年过六旬的市民田茂秀来到南岸区的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大鱼海棠广场散步消夏。她说,这里过去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现在,湿地公园绿意盎然,还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大鱼海棠广场,是“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之一,它与众多项目一起,见证了主城都市区城市更有人情味、市民更有幸福感的可喜变化。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位于主城都市区的磁器口、山城巷、十八梯、弹子石老街等众多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进行了更新升级,在保护好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推动老建筑的活化利用,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重庆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等。
其中,大渡口推动“锈带”变“秀带”,盘活区内老旧厂房和闲置土地,利用重钢工业遗址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利用石棉厂旧房打造艺度创文化创意园。相关工作成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表扬激励。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42个、8847万平方米。其中,渝中区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要抓手推进城市更新,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荣昌挖掘“巷子文化”“小区文化”,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的同时,保留建筑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同城化发展步伐更整齐主城都市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82公里
炎炎夏日,渝武高速公路复线(北碚至合川段)项目建设仍然在加快建设赶工期。每天,12吨冰块送到工地上,降温保施工。
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老渝武高速公路通行压力,北碚与合川之间联系将更加紧密。
同城化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放眼主城都市区,目前,郑渝高铁开通运营,成渝中线、渝昆、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加快建设;中心城区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建成通车,轨道在建及运营里程达732公里;市域(郊)铁路江津至跳磴线即将投运,中心城区至南川、綦江(万盛)等4条、278公里城轨快线进入国家规划。主城都市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82公里,基本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累计达到6026公里,建成“35桥22隧”。
与此同时,同城化其他领域也快速推进。
公共服务提质扩容。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新增就业33.82万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主城都市区三甲医院达到92家。“红色三岩”保护提升一体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联动周边协同发展。主城都市区与成都“双核联动”加快成势,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落地,成渝金融法院落户重庆。“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持续走深走实,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下达对口帮扶项目167个,安排帮扶资金4.24亿元,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市场互通成效明显。
奋楫逐浪向未来。主城都市区将继续肩负全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使命,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发展能级,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