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安徽长丰: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厚度”

2022年08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始终坚持把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筑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保障、补齐民生短板,带领人民共创美好生活,向着共富长丰不断迈进。

老年助餐服务暖人心

夏日炎炎,长丰县义井镇车王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老年食堂里,充满了烟火气。

临近中午,老人们围坐下来,吹着空调,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地开饭了。村民夏世权介绍说,这里饭菜荤素均衡香软可口,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而且一日三餐的伙食费用加起来总共只要12元,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选择送饭上门的服务,目前报名参加老年助餐服务的共有一百多人,老人们都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幸福晚年生活。

2020年9月,义井镇在车王村试点老年助餐服务,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车王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解决全村独居、空巢和经济困难老人以及60岁以上居民吃饭难的问题。

今年5月,这种“党建引领+村居食堂+老年助餐+志愿服务”的养老助餐模式继续在徐巷社区、大郢村实施。在徐巷社区助餐点,志愿者正在把三菜一汤分装到饭盒内,再由助餐服务专车送到有需要的老人家里。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民生温度直抵人心。“老年助餐服务”是长丰县“暖民心行动”之一,到2022年底,全县将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80个,其中城市社区食堂(助餐点)34个,农村社区食堂(助餐点)46个,2025年底,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打造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幸福“滋味”。

就医新模式真便捷

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落到实处,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在长丰看病就医也比过去更为便捷。

近日,在长丰县人民医院,“刷脸就医”新模式开启,属合肥市首家。患者不用带医保卡、身份证,仅凭刷脸就能轻松完成挂号、缴费等相关就医服务。

在长丰县中医院,每个诊室内的医生办公桌旁,都增设了一台医保移动支付终端,患者的就诊、各项检查费用、划价结算等,无须再跑腿或排队。今年6月30日起,长丰县中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功能,这也是全省首家县级中医院实行该模式。

医保移动支付是国家医保局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长丰县医疗保障局着力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优化医疗资源效率,实现了医保服务从“群众跑腿”到“信息跑路”的转变,免去排队挂号、排队缴费、刷卡支付等程序,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开启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就医模式,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心系民生,不断优化提升医保民生,是长丰县深入贯彻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的体现之一,通过努力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现民生新高度。

全民健身提升幸福指数

长丰县在优化提升医保民生的同时,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锻炼宣传引导。

晚上八点,在宽敞明亮的长丰县体育馆内,2022年“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正在火热开展,选手们全神贯注激烈角逐,尽情挥洒汗水。

与此同时,长丰县水湖公园内同样是灯火通明,一派热闹景象。此时夏日的炎热已稍稍退却,居民们有的在柔软开阔的塑胶跑道上慢跑,有的则在动感的乐曲中热情开跳……丰富多彩的强身健体方式彰显民生之“乐”。

多彩民生,建设先行。截至2021年12月,长丰县共建有各类体育场馆及设施243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市首位;共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82个,乡镇级健身广场18个;总投资3.2亿元的长丰县全民健身中心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体育公园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水湖公园、护城河体育公园、北城体育运动公园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从居民家门口的一处处健身器材、一座座休闲运动文化场馆,再到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全民运动会,点亮了民生生活,也点燃了群众奋斗前行的动力,彰显“活力”长丰的无穷魅力。(方亚 刘云 代延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