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召开“2022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并发布《长三角41城市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2)》。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介绍,报告显示中心城市往往成为创新资源集聚中心,并与其他城市形成创新驱动力阶梯式落差,不过从2016年至2021年五年间,一些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进步较快。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主阵地、动力源。本次长三角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覆盖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并首次引入指数进步率评价指标,测算各城市2016年以来五年间所取得的创新驱动力进步程度。
王振介绍,本次创新驱动力的评价由两段动力组成,一是驱动科技研发的创新动力,包括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建设;二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动力,包括创新产出、创新绩效。
根据测算结果,将长三角41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分为超强、强、较强、一般、较弱等五个等级。其中,超强驱动力城市被定义为头雁城市,强驱动力城市被定义为支点城市,较强驱动力城市被定义为节点城市。
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创新驱动力指数排名显示,排在前15位的城市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无锡、芜湖、南通、常州、徐州、扬州、嘉兴、镇江、温州等。其中,上海为头雁城市,南京、杭州、苏州、合肥为支点城市,宁波、无锡、芜湖、南通、常州、徐州、扬州、嘉兴为节点城市。
在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产出、创新绩效等四大分类指数排名中,上海在前三大指标中排名均位列第一,但创新绩效排名第三;南京在前两大指标中排名均为第二,在创新产出中排名第四,在创新绩效上排名第一;杭州在第三、第四大指标上均位列第二,创新投入上排名第三,创新载体上排名第五;合肥在第一、第三大指标上排名均位列第五,创新载体排名第三,创新绩效排名第六;苏州在第一、第二大指标上均位列第四,在创新产出上位列第三,在创新绩效上位列第八。
王振解读称,在创新投入、载体、产出等三大指标上,城市之间梯度落差比较明显,也就是说,头雁城市较支点城市、支点城市较节点城市、节点城市较其他城市,展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造成落差的原因,一是区位禀赋不同,二是更多创新资源向头雁城市、支点城市集中。“因此,要发挥头雁城市、支点城市的创新集聚优势,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雁阵和创新共同体。”王振表示。
在创新驱动力进步率指数中,以2016年为基数,可以看到长三角41个城市近五年来的进步程度。其中,阜阳、舟山、亳州进步最快,排名前三;头雁城市上海及支点城市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分别排名第11、9、8、23、13名。这一系列数字说明,尽管目前各大城市之间差距明显,但基数较低城市的进步更为明显。从四大维度进一步考察进步程度,其中,上海的创新投入进步指数排第7位,创新载体进步指数排第7位,创新产出进步排第25位,创新绩效排第20位;合肥则在创新投入进步指数排第5位,创新载体进步指数排第2位,创新产出进步排第31位,创新绩效排第31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