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尊文:加快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2023年02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 2021-12-21

尊敬的黄市长、郑主任、范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专题研讨会。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我是两个身份:一是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成员,二是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今天给大家讲两个方面内容:

一、获批省域副中心城市,可喜可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南阳从2013年就开始要创建省域副中心城市。2013年9月份,南阳师范学院成立了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干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南阳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谋划好、谋划准。当时的市委书记穆为民同志就布置南阳师范学院成立南阳战略发展研究院,请我来当研究员。为什么请我?就是感到和襄阳的差距拉开了。襄阳为什么发展快?刚才范秘书长讲了,原因之一是襄阳被定位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怎么来的?二十年前我率先提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在湖北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采纳,襄阳、宜昌是全国最早获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并且“出道即高峰”,2002年被采纳,2003年8月1日国务院批准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里面就明确了襄阳、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

南阳成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之后开第一次专家会,就部署了课题研究,其中有一个是打造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可行性问题研究,这个课题就交给我了。我就牵头联合南阳师范学院的老师们,包括卢志文书记,我们一起撰写了研究报告——《把南阳打造成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写道:南阳地处郑州、西安、武汉三大都市中间,且距离三大城市均在300公里左右,有利于担当“二传手”,也拥有相对独立的辐射空间。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理论和河南主中心城市郑州位置偏北的实际,河南西南区域需要一个副中心城市,处于这一区域的南阳可以在豫西南和豫南地区承担经济发展核心带动作用,完全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非常荣幸的是,我们2013年搞这个研究报告,2014年南阳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听说觉得一等奖不足以体现这个成果分量,就打破常规,特设一个特等奖,《把南阳打造成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可行性研究》被评为特等奖。

2014年3月19日,我和南阳师范学院的领导、教授们,联合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了一篇文章——《南阳宜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写道:眼见襄阳越长越壮、越跑越快,曾经领先的南阳作何感想?是知耻而后勇,还是自甘落后?我们认为,南阳应当加快崛起,重振雄风。襄阳就在身边,其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就说经济发展方面,湖北给襄阳什么政策,河南就给南阳什么政策。通过简政放权,让南阳享受与襄阳一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待遇和政策。

从全国来看,除了襄阳、宜昌比较早定位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外,江西九江、赣州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后来又陆陆续续定了二十来个。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此后,又有七个城市设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包括我们南阳。

今年10月26日召开的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随后,省委楼阳生书记来南阳调研。11月17日,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研究院隆重挂牌,省社科院阮金泉书记、市委朱是西书记为研究院揭牌,我也非常荣幸地受邀参加这个揭牌仪式。

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再接再厉

提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要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比如“中部崛起”战略等。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这一节中提到:“支持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发展。”2018年国家批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我受河南省发改委、湖北省发改委、陕西省发改的信任和委托,作为专家组长牵头编制的。在《规划》中,南阳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此前南阳一直参加汉江流域的合作,呼吁国家出台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2014年我发起、我提议,河南、陕西部分高校和社科院响应,办了第一届的汉江论坛,第三届是南阳办的,我也来了。当时正好穆为民书记当选省委常委不久,他在会上致辞,我也致辞。推动汉江流域合作发展,南阳是很上心的,确实经过努力把汉江生态经济带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编《规划》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图,最后放到文件上只有这一张空间格局图。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空间格局是“丰”字形,三横一竖,第一横与竖的交叉点就是南阳,地位非常重要。

第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为什么南阳1200万人与广深等同样1000多万人比在全国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南阳不是超大城市。如果中心城区1200万人,那是超大城市,影响将会非常大。所以城市的辐射力、城市的能级主要看中心城区。习近平在上海视察时讲到了:“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城市能级是以对城市以外区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影响程度为特征,以城市竞争力为重要内容,来带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影响力。在中心城区,“经济密度”尤为重要。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别是在引入总部的过程中,要关注其运营、结算和对当地税收的贡献度。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这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城镇体系图,南阳在其中城市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大家看三个黄圈,分别是南阳、襄阳、十堰,就是“Ⅱ型大城市”,也就是城区人口100-300万之间的城市。今后我们要发展,要向更大规模迈进,到2025年我们实现“双300”,即3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300万人的市区常住人口,这就上升为“Ⅰ型大城市”(常住人口300-500万),在此基础上向500万级也就是特大城市迈进。南阳有1200万户籍人口,有这个基础。

第三,打造特色支柱产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五月中旬来视察的时候专门讲到的,河南南阳要发展特色产业。不光搞特色,还要形成支柱。南阳已经谋划“234”市域工业发展格局,“2”是纺织服装、油碱化工两大传统产业;“3”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三大支撑产业量;“4”是数字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现在大家兴奋点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希望前面两个也别丢了,特别是纺织服装,它吸纳劳动力比较多,能解决就业问题,可以减缓甚至扭转南阳大量人口外移的局面,应当多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与郑州等相比,南阳综合实力比较差,就可以错位发展用工较多的产业,把人留住,有了人气什么都来了。

第四,发扬光大特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时看了医圣祠,希望我们南阳要发扬中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现在,全国别的地方也有提中医药文化的,我昨天看了医圣祠,非常震撼。要说中医药文化底蕴,只有我们南阳在全国排第一,没有竞争者,其他地方都比不过南阳。一定要把中医文化发扬光大,要尽快恢复张仲景国医大学。同时在打响中医药文化品牌的同时,还要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品牌,传承发展板头曲、大调曲、三弦书等传统音乐曲艺,争创“中国曲艺名城”。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玉文化博览会、月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诸葛亮文化节南阳、襄阳各自都办过,可以联合起来轮流办。南阳、襄阳争“躬耕地”,不需要指责襄阳,不要怕争。争是个好事情,等于是免费广告,全国全球都知道了。还要鼓励举办体现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展示南阳文化风采。加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与武汉等城市一道开展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第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带动豫南区域发展。这是省委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楼阳生书记到南阳调研,要求聚焦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前瞻30年的视野,在全国城市群发展、中原城市群建设大格局中,来定位、来审视、来谋划。设立副中心城市的初衷就是当主中心的“二传手”,带动全省部分区域的发展。南阳要有带动豫南区域发展这个责任担当。第二方面,带动豫鄂陕毗邻地区发展。特别要与襄阳联手,打造跨省城市圈。这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里面已经明确了的。怎么打造?首先要软硬连通,硬条件方面要把交通设备搞好,这是当时我们画的规划图,水陆空都有。但是我们南阳的一个短板就是水运,有河无航是南阳交通运输的明显短板。南阳要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增强省际毗邻地区辐射功能。具体来说,要把唐河、白河复航工程抓起来,加速推进,加紧与襄阳的联系,加入汉江黄金水道,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

最后祝福南阳明天更美好:建设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