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文化同源、水脉相依、人缘相亲、产业相通,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区域生命共同体,位列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中所列34个都市圈中的首位,有望成为同城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示范者。
2022年9月,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政府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并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9座城市,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长三角约1/6的陆域面积,承载了长三角1/3的人口,创造了1/2的经济总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城市正朝着“以邻为伴”的高质量一体化趋势发展。大都市圈内一体化本质内涵是同城化,而同城化是实现城际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剖析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对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指标: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能力评价
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上海大都市圈9个城市的统计局近3年来公布的官方统计资料,本文首先采用由经济发展(权重20 %)、科技创新(权重30 %)、交流服务(权重20 %)、生态支撑(权重30 %)四大领域共18项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参考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每项指标设定了目标值;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并求和,综合计算得出上海大都市圈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整体及专题领域一体化发展能力得分。
在此基础上,对2021年度上海大都市圈9个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及其相关关系等展开比较分析。
(1)一体化发展能力:上海得分远高其他城市
上海大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苏州、无锡和宁波为次核心,常州、舟山、嘉兴等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结构。根据综合计算结果,整理得出2021年上海大都市圈“8+1”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排行榜(表1)。从上海大都市圈9座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可以看出,上海得分66.40,远高于其他8座城市,毫无疑问是该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其次,苏州、无锡和宁波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名,得分较为接近,是高级区域中心城市;最后,常州、舟山、嘉兴、嘉兴、南通和湖州为一般区域中心城市,得分均低于20分。
表1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能力评价(2022)
(2)四个专题领域:城市发展各异但关联性较强
为了更好了解不同城市在一体化发展能力评价中展现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深入剖析四个专题领域协同能力的相关关系。
上海大都市圈不同城市专题领域一体化发展能力差异显著(表2)。首先,城市经济发展和交流服务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能力差距较大,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得分均在80以上,而苏州、无锡和宁波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但得分下降至60以下。
其次,相比于经济发展和交流服务领域,城市科技创新领域一体化能力差距更大,上海在大都市圈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极化,得分为91.58。而排名第二的苏州科技创新一体化能力得分下降为22.08,舟山的得分仅为0.9,与上海相差了100多倍。
最后,城市生态支撑一体化能力总体较差,得分普遍不高,其中舟山在大都市圈城市生态支撑领域中的表现最为突出。
表2 上海大都市圈不同专题领域发展能力评价(2022)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三个专题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能力相辅相成,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与生态支撑领域关联性较弱(图1)。具体来看,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交流服务、科技创新和交流服务领域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科技创新与交流服务领域之间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R2均超过0.95,说明城市对外交流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同时,经济发展与生态支撑、科技创新与生态支撑领域之间呈现负向关联性,但这种关联性不强,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增强,其生态环境并没有同步改善,具有明显的生态短板。
建议: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四个措施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指出,上海大都市圈将成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除了需要进一步创新交通投资、运营体制机制,加大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之外,建议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原则,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进程。
(1)加大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建设力度推进上海大都市圈跨区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上海大都市圈高端科创资源向上海、苏州、宁波等中心城市集聚,而一般加工生产向边缘中小城市转移,形成了“产”在外围、“研”和“学”在中心的格局。上海等中心城市应发挥重要组织者作用,通过完善创新网络来实现上海大都市圈创新平台共建、大科学设施共享、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目标。
上海大都市圈高端产业基础扎实但具有一定同质性,以往完善产业链的举措更多重视纵向的一体化,重点聚焦前端的要素供给与后端的市场销售,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则更注重横向的分工与合作,在生产、设计、或研发环节竞争市场的主导地位。
(2)完善跨界生态环境共抓共管协作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应成为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保障百姓福祉的新领域。建议上海大都市圈共抓生态保护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一张蓝图管全域”,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为蓝图,强化其法律、刚性约束地位。
第二,“一套标准管品质”,将蓝图具体化为标准,为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百姓生活提供基本遵循。
第三,“一个平台管服务”,建立公共生态环境数字网络服务平台,将蓝图、标准落到实处。
第四,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一方面,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传播;另一方面,扶持一批民间环保组织,形成分工协作明晰、运作高效的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新体系。
(3)加大陆海统筹力度
上海大都市圈是陆海兼备的代表地区,准确把握陆域海域空间治理的整体性和联动性,完善沿海、内陆交通网络是上海大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可以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持续推动陆海资源开发的联动。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目标侧重于优化海洋经济结构,故应对接示范区规划,强化海洋经济与内陆的联系。
其次,建立上海大都市圈共同防治海洋污染的协调机制,坚持把保护和修复海域生态系统放在重要位置,严格防治海洋环境风险,针对风暴潮、赤潮、化学品泄露等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机制。
第三,打破交通壁垒,完善岛屿与沿海、沿海与内陆的交通设施建设,降低海陆要素资源流动成本。
(4)建立点面结合的国土空间治理系统
将崇明生态岛、虹桥、临港新片区、五大新城等战略性地区打造跨界合作示范区。周边实力强大“兄弟”城市的“帮衬”是上海成为具国际大都市的关键因素,未来应以重点地区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上海与邻里的合作水平。
崇明生态岛是长江健康与否的“温度计”,在跨域环境联防联治和绿色发展成果共享中作用关键,未来应在生态农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完善崇明模式,提供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从交通、博览两大功能出发,在技术转化应用和总部经济方面表现不俗,应进一步丰富、完善虹桥与兄弟城区“总部+基地”无缝合作模式,使虹桥“雁阵”飞得更高更远。
临港新片区对外开放程度全国最高,自由贸易区运营模式先进,但在与周边合作方面仍有巨大拓展空间,应逐步完成上海临港、上海大都市圈临港、长三角临港、中国临港、世界临港的后续“拼图”。
上海五大新城过去主要与中心城进行功能协调,未来应从独立新城功能配置出发,在城市新思想、新模式、新路径方面大胆探索,将其打造成校区、园区、社区、景区四区联动的样板和长三角新城、中国新城、世界新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