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三角一季度工业扫描 重大项目推动固投回暖

2023年04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3年4月14日

开年以来,各地掀起全力拼经济热潮。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局接连公布2023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情况,各地“新年第一考”成绩单出炉。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公开数据梳理发现,总体看来,2023年1月至2月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回暖向好,沪苏浙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4.3 %、4.5 %、8.7 %、8.4 %,均实现稳步增长。

从具体城市来看,多地工业表现亮眼,如安徽全省16个省辖市绝大部分工业实现增长,其中宣城市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 %,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存在,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在内的长三角核心城市工业生产持续承压,主要指标出现明显回落。

进入3月份以来,不少地区工业保持稳步较快发展势头,释放一季度工业生产整体回升信号。如浙江工业用电量增速已高出去年同期,且持续保持增长态势,3月1日至15日工业用电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8.80 %。此外,上海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截至3月底,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37亿元,同比增长9.1 %。

在拼经济的浪潮中,如何稳步求进?在已有工业体系下,如何打破“制造强市”的路径依赖,向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加速转型?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各地加速寻找城市发展突破点。

e2456e4b-9774-4cf6-bde5-09fc764743b5.png

安徽工业增速居长三角第一位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落地,长三角地区工业生产正延续平稳恢复态势。从各省出炉的经济数据来看,1-2月,安徽工业增速居长三角第一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 %,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同期内,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比2022年12月份回升4.7个百分点;在上海,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21.1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2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横向比较看,在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全国主要经济城市和地区的情况下,安徽、江苏制造业底盘保持稳定。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近日,安徽、江苏多地举行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提速重大项目建设。

纵向比较看,去年同期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达11.9 %,随后第二季度上海受疫情冲击,全市经济稳增长态势受到影响,随着疫情影响大幅消退后内生动能反弹,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同时,去年同期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7 %,列全国第一,今年前两月,浙江工业在去年同期高基数情况下,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增速下行趋势,实现扭负为正。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20日以来,浙江工业日均用电量总体高于去年同期。进入3月,浙江工业用电持续保持增长态势,3月1日至15日工业用电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8.80 %。工业用电量攀升,释放浙江工业生产回升信号。

梳理发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暖的背后,长三角重大项目牵引作用正持续增强,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从浙、苏两省的投资“成绩单”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成为亮点。

今年1至2月,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6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38.8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投资增长18.3 %。21世纪经济研究院了解到,今年浙江制定的投资目标增速是6 %左右,略高于GDP增速。当前,浙江611个制造业重大项目正在全速推进中。

1-2月,江苏全省10亿元以上列统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5.2 %,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7 %,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7 %。在重大工业项目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2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2 %,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7个百分点,为全省工业稳增长、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提供了坚实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重大项目陆续开启,民间投资也迎来巨大机遇,各地政府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将民间投资纳入重要考量。在浙江,1-2月民间投资增长2.6 %,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1.9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重大项目建设是稳投资、促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长三角多地明确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吹响了重大项目建设“冲锋号”,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与此同时,长远来看,各地要注意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强化对投资的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加码外资推动先进制造业

近日,深圳发布的2022年经济数据中显示,在过去一年,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国“双冠”,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工业第一城之争的热议。

统计数据显示,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22年深圳(45500.27亿元)、苏州(43642.7亿元)、上海(40473.68亿元)稳居中国三大工业城市,城市的工业总产值规模位于4万亿元梯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三座城市各有特色:上海是老牌工业强市,深圳是以创新为引领的工业强市,而苏州是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工业强市。近年来,这三座城市在工业上的竞逐可以说是你追我赶,尽管路径不一,三地的比拼无不围绕先进制造业这一圆心。

数据显示,今年1-2月,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 %。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增长亮眼,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2 %。对比来看,上海、苏州在工业承压的现状下,急需寻找解法。

4月9日,特斯拉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这也是其海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新工厂的到来,或将助上海“扳回一城”。

事实上,特斯拉的“鲇鱼效应”正是当前上海瞄准新型储能等五大未来产业赛道,借力外资打造产业链优势的重要缩影。不久前,上海出台《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中特别提到,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鼓励其充分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向包括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投资。

产业的不断升级还伴随着智力资本的快速流动。当下,苏州提出再次聚焦并纵深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今年以来,太古可口可乐、博世新能源汽车、康宁药物等重要项目先后落子,苏州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幅超两成,外资加速加码投资,助推城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上海、苏州的实力不容小觑,放眼长三角区域内,还有着宁波、无锡、杭州、常州等制造强市也不容忽视。比如,尽管今年1-2月杭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 %,但是其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药制造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杭州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还启动了“杭州·全球招商季”活动,计划通过引进外资来实现强链、补链。希望通过新阶段的这一关键举措,能够将杭州持续打造成为产业投资的高地。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当今世界,全球的竞争合作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的竞争合作。今年3月,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表示,长三角地区仍是国内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区域。在稳外资稳外贸成为各地重要工作的当下,长三角应进一步利用好先发优势,持续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内加快培育布局先进制造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也要加快推动一般制造业转移,形成长三角梯次有序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政策,推动各地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大格局,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工业规模能够有不断扩张的新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