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党和人民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未来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在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适合我国发展的现代化,也是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现代化涉及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过程,是区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1.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最早由邓小平同志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下,我国步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现代化的新形式,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阶段,我国人口总数为14.1亿人,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8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意味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将向前迈进一大步,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全球版图。但我国14多亿人口全部迈入现代化的艰巨性前所未有,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前进的方式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非常正确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始终秉持的理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拼搏的真实写照。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史,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原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绝不能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对比西方部分国家的现代化,虽然处于发达国家行列,但国内贫富差距依旧巨大,两极分化现象仍旧存在。而中国自发展之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西方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虚假的现代化形态,虽然物质资本相对丰富,但种族歧视、民主僵化等问题依旧存在,忽略了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要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推动形成文化繁荣局面,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条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长久发展的重要问题,过去资本主义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虽然最终实现了现代化,但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水”,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始终坚持文明发展,彰显了我国致力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显示了大国担当和气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和平的国家,也没有侵犯、殖民其他国家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那种血腥掠夺、殖民侵犯的充满落后国家血与泪印记的现代化。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充满殖民、掠夺、杀戮的黑历史,是一种充满野蛮暴力的现代化。当今时代虽然局部冲突和矛盾依旧存在,但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顺应全球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中国走文明发展道路的体现,也是全球各国人民的期盼。中国式现代化以发展为中心,走和平发展的路线,提倡互利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现代化进程。
2.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面对当今世界加速演进的大变局,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上俄乌冲突等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发展乏力;国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差距依旧较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任务有待解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和平、协调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各国和平共处、协调发展,致力于缩小全球南北发展差距,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阶段,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世界的主流,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发展形式,但全球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危害严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开放合作的世界发展新局面,促进各国经济协调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发展的成果,建设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四大板块”、南北地区等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发展水平不同是正常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各区域的发展最终在同一水平上,而是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区域本身的发展条件,结合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要求,充分发挥区域的发展优势,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较好的区域要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自身发展动力,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发展处于弱势的地区,要积极发挥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创造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弥补之前发展的不足,促进区域的发展。各区域之间要不断加强联系,进行区域合作,通过优劣互补,形成良好的区域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超过9.14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4.72 %,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0.9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1.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915.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0307.2元,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
第四,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12551美元,已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业,未来我国应深入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回顾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倡绿色消费的理念,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助于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3.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发展中达到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而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区域战略之间的有机衔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劣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是长期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要实现各区域居民收入基本相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比较平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新进展,美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追求区域发展的绝对平衡,而是基于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区域的条件优势,在发展中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需要进一步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进而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应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缩小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但该地区的经济结构老化,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优势逐渐丢失,需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发展情况相对复杂,应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制定适合当地区域发展的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缩小各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实现各区域发展的均衡,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前提,达到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区域的全面发展。
1. 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东中西发展差距较大、南北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突出。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全体地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部分地区或者一部分人民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客观存在,南方和北方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这严重制约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新时代需要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辩证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不是完全消除区域发展差距,而是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由于各区域发展条件不同,区域发展差距存在是合理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可以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由于地区发展存在差异性,还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等的流动,提高区域经济活力。
2.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生产要素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及作用,建设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充分发挥地区的发展优势,促进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提升资源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充分提高区域的生产力,也可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在新时代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通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才的区域合理布局,提高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创新要素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目前创新要素的分布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创新要素资源高于西部地区,通过合理引导东西地区创新要素向西部移动,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是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相对均衡。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各区域人民能够获得均衡的生活水平。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目标强调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结合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提高区域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也进一步拓展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根据各地区发展的条件和发展定位,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优化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体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优化调整,实现区域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
三、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新时代我国为促进区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战略,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实践证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必须厘清区域战略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未来我国区域的发展,可以把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基础,明确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手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区域战略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
1.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四大板块、南北地区等区域之间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近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未来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基本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辉煌期,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东北地区逐渐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未来东北地区应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区域经济活力。
三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四五规划中指出,中部地区应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内陆地区开放平台。
四是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东部地区应积极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重大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能有效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融合互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词是“协同”,其实质是打破传统行政区壁垒,促进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任务,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体化。长三角地区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国发展基础最好、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可以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经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长江经济带发展可以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上中下游各地区形成分工明确、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突出发展特色;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是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目前,雄安是中国第一个全域实现现实与数字孪生建设的城市,雄安新区建设的目标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同时,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区域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作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市场活力,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3.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增强农村地区发展活力;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利益。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动力仍然较强;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发展扩张过快,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进行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又要根据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特殊区域,进行积极探索,争取重点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十四五”时期,为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引领作用,把都市圈和城市群和国家尺度下的发展方式相结合,形成网络化的空间布局。
城市群并非是若干城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布局和简单组合,城市群成“群”的关键在于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关联配套、公共服务均等,是在空间上邻近且经济联系密切的若干城市构成的网络化统一体,正日趋成为现代化经济活动的集水区。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都市圈的建设可以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4.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由于各地区自身资源环境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差异,其主体功能也有所不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应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新时代各区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自身主体功能定位,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各主体功能区之间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劣互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调整区域分工,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区域自身主体功能清晰,把区域开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促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强力结合,可以形成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为政府强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宏观层面上调控经济,积极消除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形成规范、公平的市场竞争格局,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二是关注公平和效率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民生为基础;三是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基础,有效市场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分配中的优化作用,合理引导资源要素流动,借助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帮助地区实现更好的发展。最大限度发挥东部地区在发展上的有利条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利用西部地区在资源要素方面的优势,提高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5. 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适合我国发展的战略构想。一方面,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影响深远,俄乌冲突等国际冲突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发展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过去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方式不利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经济基础雄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位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规模巨大,具备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
建设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首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打破地区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其次,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消除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地区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创新要素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