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断头路”打通,两省通勤从40分钟车程缩到5分钟;
一辆跨省公交架起“连心桥”,两地居民串门、赶集更热闹;
一条河流联合整治,一池绿水,两岸送青,鸟语花香惹人怜。
……
在长三角地区,这样的跨省联动已然成为新常态。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揭牌,标志着这块“试验田”全面进入施工期。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达到较高水平。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程度如何?近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三省一市主要媒体,深入沪苏浙皖数十个点位进行采访调研,一窥长三角地区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公共服务跨省通办,异地办事不再“山高路远”
“这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太赞了!”邓鲜花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因女儿读书需将户口迁到浙江,浙江省德清县武康街道居民邓鲜花犯了愁:孩子户口在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老家,自己上班很忙没有时间回去。
5月8日,武康派出所工作人员得知后,告知其可通过网上办理。邓鲜花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视频远程办”进行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办理了迁户口业务。
这样的例子,在长三角地区不胜枚举。
“上午申请,下午到账,效率真高啊!”在苏州市吴江区就医的李先生由衷为“区块链+医保在线”智能报销服务点赞。
李先生是浙江省嘉善县户籍人员,在该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他长期在吴江生活。半年前,李先生因急诊在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产生了一笔费用,由于回嘉善县报销比较麻烦,就一直拖着。近日,李先生听说嘉善推出了“区块链+医保在线”快速理赔应用,于是便登录手机APP尝试报销,没想到按照提示操作,几分钟就完成了医保报销申请,费用在当天下午就汇入了他的银行账户,这样的“医保速度”,让李先生直呼“生活在长三角,太方便了”。
“目前,该应用支持浙江、江苏等地17家定点机构跨区域医疗费用线上报销。”嘉善县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爱萍介绍说,“示范区内的相关医疗单位已实现互联互通,随着应用的推广,我们也在争取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纳入其中。”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示范区规划展示馆内,一张长桌陈列着上百份通知、规划等,这是示范区成立3年多来累计形成的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自2019年5月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4年来,上海会同苏浙皖三省共同推进,上线148项服务,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84万件,线下窗口服务超过32万次。跨省申领身份证、跨省户口迁移、跨省就医、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诸多领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创新举措,正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涌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多“双城”变为“同城”
上午9时30分,一辆“皖P”牌照的新能源公交车,从安徽宣城郎溪县梅渚客运站驶出,30分钟后,这辆公交将抵达终点站——江苏溧阳社渚公交站。
2022年1月18日,“梅渚-社渚”公交专线正式开通,全长10公里,运行时长约30分钟。线路不长,意义不小,这是郎溪县开通的首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如今,这条跨省公交运行一年多,已成为两地居民往来、相互串门的“连心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地市区县,在公共交通互联上都遇到过‘近而不联’的问题,即使两个公交站牌相距仅1公里,公交车也开不过去。”郎溪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方威介绍称,梅渚与社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居民有互相“赶集”的习俗。“特别是老年人,在公交开通前,不舍得打车,骑着小三轮车就上路了,非常不安全。”
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省际毗邻公交网络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22年年底,省际毗邻公交线路累计达95条,不仅改变了两地居民的出行方式,更增添了一份保障。
“好的,我现在马上出发!”中午,律师张园园接到客户电话,她立即在网上购票,同时马不停蹄赶往上海虹桥站。张园园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位于上海陆家嘴,2号地铁直达上海虹桥站,地铁与高铁无缝衔接,不会有堵车困扰。
自从5年前担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后,张园园就成了高铁的常客。“从毕业到工作,十余年间,我感觉长三角地区的高铁越来越方便,尤其是南京、杭州这些省会城市,几分钟就有一趟车。”张园园回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很多城市出庭,都能当天来回了。
不断拉近的时空距离,让长三角地区更多“双城”变为“同城”。截至去年底,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6600公里,覆盖95 %的设区市,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群首位。“轨道上的长三角”越织越密,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运力支撑的同时,也让居民享受到更多“时代红利”。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护绿水青山绘江南画卷
一脚踏在上海青浦,一脚踏在江苏吴江,这神奇的一幕就发生在元荡桥上。元荡位于沪苏省际边界,这是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将两地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原来元荡的岸线周边,要么是养殖的鱼塘、荒地,要么就是被一些企业占用,老百姓是走不进来的。”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介绍说,随着元荡生态岸线整治工程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周末节假日来湖边郊游。
摄影爱好者陆文忠的家就在元荡湖旁,“小时候,湖上没有桥,两边亲戚来往,都是靠摆渡。”这几年,湖上建了好几座桥,吸引了很多人来打卡。而陆文忠常在这里“出没”,却不是为了打卡“网红”桥,而是为了观鸟、拍鸟。“去年夏天,我在湖面上发现了一批须浮鸥,它们在野生菱角上筑巢、生蛋、孵小鸟,非常有趣,这也证明了元荡周边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前来繁衍生息。”
滁河,是苏皖两省的界河,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5月的滁河,一水将绿绕,两岸送青来。漫步于此,草木丰茂,白鹭翩跹,移步易景。
眼前的景象勾起了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村民赵海清的回忆。他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从“杂乱无章”到“绿色秀带”,赵海清清楚记得,这个改变始于2018年年底,当时苏皖两省签订了《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最终在2019—2021年期间,滁河陈浅断面年均值达到Ⅲ类考核要求,滁州市获得江苏省生态补偿资金4000万元,滁州安心“收钱”,江苏则愉快“掏钱”。
长三角地区河网密布,湖荡纵横,单是示范区范围内就有100多条骨干河道,面积5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76个,还有47个跨界水体。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地,三省一市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打破跨区合作壁垒,建立起生态环境共联共保常态化机制。2022年,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较2019年提升21.2个百分点,上升到96.2 %,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水清岸绿,游人如织,这里已然成为人居向往之地。
产业体系协同创新,迈出互利共赢崭新步伐
“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得自己想办法去找资源,现在只需要在平台提需求。”如何开发高性能杂化纤维材料,是困扰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今年年初,企业通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需求榜单,最终被江苏南通创新区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揭榜,并与上海德福伦签订了技术委托合同,推动研究所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孵化。
企业发榜提出需求,长三角国创中心搭建平台、匹配资源,对接长三角高校院所揭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这种产业体系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场景在长三角地区并不罕见。
被称为“改革试验田”的长三角国创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
“长三角国创中心在上海和江苏建设了92家研究所和功能型平台,与国内龙头企业成立了3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联创中心,这些都为揭榜挂帅项目的成功对接打下了坚实基础。”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谭瑞琮介绍。
坐落在苏州高铁新城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便是长三角国创中心在筹建阶段探索成立的重大集成创新平台。“2021年年初,我加入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平常在上海给学生上课,没课时就来苏州为企业解困。”赵冰冰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老师,作为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成员学校的老师,她对此感触颇深,“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工业应用结合起来,既能实现更好的授课效果,又能把习得的知识应用到企业发展中。”
“跨越鸿沟,需要有合理的资源整合配置,包括资金、人才团队等。”谭瑞琮认为,“国创中心不是想办法把一个科学家变成企业家,而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给科学家资金、政策、专业化的培育,整合相关的团队和资源与其匹配,使其能够快速从学术走到技术和产业层面。”
谭瑞琮介绍,截至2023年5月,长三角国创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6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5年、一体化示范区揭牌近4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变化清晰可见: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环保一根线,市场一体化,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唐小丽 康梦琦 王丹丹 张磊 周坤 胡雨松 黄启源 杨维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