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盛毅:新型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2023年08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先锋 2023年05期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之路,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发展路径,充分借助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走的是科技创新为先、资源高效利用为要、可持续发展为基的路子,在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等方面,既作为转型路径,也是推动发展的引擎;既作为破解难题的手段,也是发展的主要抓手;既有明确内涵和外延,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新型工业化是突破现代化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

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要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后工业化或信息社会转变的漫长过程。而在进入后工业化或信息社会之前,评价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一般以工业化阶段作为标准。工业化反映的不仅是工业发展水平,也反映工业、服务业和城镇发展进展,产业、就业和商品结构变化,人均GDP水平等,也就是经济现代化程度。迄今为止,我们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工业化前期指工业经济从农业分离并逐步成为独立的体系,与其伴随的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结构和生产组织变化,而这些变化开始由慢到快。工业化中期是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阶段,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劳动生产率、人均GDP、非农就业占比、信息化等迅速提升,农业占比快速下降。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增速和占比开始超过工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基本结束,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当然,将工业化进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不排斥各阶段中的发展动力、变化速度、经济结构等,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为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特征,也有学者将每个阶段再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

不同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和推进模式不同,经历的时间有明显差别。英国是最早开启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经历了200多年时间。德国起步比英国晚,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但也花了200年左右。美国、日本从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到上世纪中后期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只用了100多年时间。亚洲“四小龙”经济体量小,通过学习借鉴先行国家经验和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只花了几十年时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借助后发优势,到2035年可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任务,也只需几十年时间。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于2020年,对照工业化评价指标测算,已基本实现工业化,但区域工业化不平衡,一些区域的工业化水平不充分;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发展不充分;工业化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绿色经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也有学者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工业化指数、农业现代化指数以及信息化指数,判断我国目前工业化正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

后发工业化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的时间缩短,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条件。一是能够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少走弯路;二是能够承接先行国家产业转移,跨越某些发展阶段;三是能够利用先行国家的技术,缩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也存在后发劣势。一方面是大规模廉价利用全球资源、低成本排放污染物等环境基本消失;另一方面则是发达国家利用技术、绿色等壁垒,对后发国家进行限制。许多后发国家完成工业化任务,顺利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还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借助“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抢跑,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任务。不过,在冲刺工业化后期任务中,人均水平低、资源环境约束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低碳等国际规则壁垒,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都遵循工业化演进规律,都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引擎,在为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物质基础的同时,都有着基本相同的经济内涵和阶段特征。不同之处表现在推进的理念、思路、途径、手段等有差别,它被赋予了更丰富、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内涵,即根据我国当前工业化遇到的阻碍和新的发展取向,不仅要求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必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运用,推动数字化转型,而且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创新能力,节约利用资源,发挥好人力资源优势,探索的是一条既可向上拓展发展空间,向下也可筑牢底线的全新道路,其发展理念、奋斗目标、路径选择、重点任务、推进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是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最大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国内外形势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进入新发展阶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图景和基础支撑。中国坚实的产业基础,将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提供基础条件与实质性载体。“四化”与新发展格局的关系,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是新型工业化,它是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从总体上观察,正如有学者概括的,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工业化,是深度的、完整的、融合的、绿色的、开放的工业化。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工业化,重点是培育发展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具有主导力、影响力、竞争力的企业。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产业体系虽然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仍然存在不少“断点”和“堵点”,只有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更好地为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提供循环的路径、动力和手段。

从生产视角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进入由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冲刺阶段,产业结构需要从量到质飞跃,生产组织方式需要大变革,要素配置需要中高端化。在努力促进这些变化中,必然面临更多和更大制约,需要新型工业化提供新路径和新手段。其中,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难题,经济增长动力就会消弱,一些生产领域将不能正常运行。部门、地区、行业之间将出现循环障碍。面对这些困境,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解决路径。

从分配视角看,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生产将决定分配的水平、结构和方式。正是由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影响了要素在不同领域和地区的流动和产出,影响了各行业和各区域的效益,进而改变了新创造价值的构成。如果从循环往复角度看,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对要素流动和经济效益对当期分配的影响,必然会带动下一个生产循环周期继续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行,进而影响下一个循环周期的再分配。

从流通视角看,流通是实现供需对接的关键纽带,由新型工业化驱动的产业要素投入变化和空间集聚变化,对流通方式、手段和流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在流通方式上,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的产品,能够承受更快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成本。在空间布局上,新型工业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区域交通枢纽、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的建设。在经营模式上,“互联网+”等深化了生产企业与运输、仓储、装卸、整理、商业、信息等部门的合作,催生了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形式。

从消费视角看,新兴消费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也是我国当前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因之一。因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正是由传统消费品的衰落和新兴消费品的崛起引发的,由消费需要朝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向努力推动。在商品和服务需求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消费方式、政策、金融、资源利用等也在跟随进行调整。

新型工业化对国际大循环的支撑作用同样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居民储蓄率高、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潜力较大、一般技术引进成本较低等有利条件,推动制造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有力地支撑了以传统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出口总值迅速上升到全球首位,也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外贸依存度指标可以看到,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9.8 %,到2006年高峰时达到60 %以上。如果仅从外贸指标看,我国的外循环水平在国际上排在了前列。2006年以后,随着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再加上美国逐步加码的贸易制裁,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是新型工业化有力地支撑了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它不仅反映在中高端产品出口占比上升,而且反映在新兴行业需要的原料和半成品进口数量增加。同时,在投资、技术、工程承包等领域,新型工业化也为解决“引进来”与“走出去”不平衡的问题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国际循环的质量。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指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攻克的难关。在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后,产业结构如何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如何保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此,党的十七大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关文献解读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即它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现代产业体系”表述调整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新体系的特征表现在不同产业之间要实现协调发展,制造业要迈向高加工度、技术密集型,传统产业要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内涵作了阐释,即它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且要求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立足我国国情,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能够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产业结构、组织、要素、基础等的总称,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例如,广东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指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和建设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理论逻辑看,新型工业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路、价值取向、途径、标准、手段等。从实践逻辑看,新型工业化的任务就是要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尽快形成质量和品牌优势。首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进行,新型工业化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将重点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产业发展,体现在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以推动各类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工作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其次,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方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谋划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改造量大面广的食品、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和农业,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创造优质的新兴载体、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优化政策环境等。完成这些任务,更需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通过发挥创新引擎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再制造等产业,建设绿色园区和工程,打造绿色供应链,努力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新型工业化强调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可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战略全面对接。当前,还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分工协作,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聚区、重要产业基地,对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韧性、安全、植根性、话语权等,都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对新型工业化内涵作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符合中国当前工业化演进的规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