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凭借率先开放和传统产业先发优势获得了更快发展,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短板。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实现经济赶超和共同富裕,这对生态环境更为脆弱的中西部地区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后发优势理论的适用性。那么中西部地区能否通过后发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从而实现绿色发展和经济赶超?温怀德教授、戴军博士合著的《中国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研究》一书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探索。该书为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时代性。本世纪初学界开展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大讨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前者逐渐被证明是适合中国的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共同富裕既需要以更快的增长速度追赶,更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导。也即是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追赶,必然要实现绿色发展理念与后发优势理论的结合。该书紧紧契合了时代需要,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特征。
二是创新性。该书提出中西部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因而具有绿色赶超潜力的创新观点。该书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源动力已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和绿色技术进步,这是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倾斜的教育政策下,人力资本水平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均在缩小,形成了较好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正是基于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在绿色和灰色两类技术之间更多地选择了绿色技术进步方向,从而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这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经济赶超和共同富裕。
三是实践性。该书确认了中西部地区具有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这对于绿色发展和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中西部地区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理论支撑作用,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更为坚定地走绿色赶超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实施更为积极的人力资本政策、绿色产业政策和绿色技术政策等。这当然也会给类似具有人力资本比较优势、绿色技术进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坚定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该书的出版,系统地拓展了绿色发展和后发优势相关研究。无论是从理论创新价值还是从实践指导意义来看,对新时代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绿色赶超和共同富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该书对于从事后发优势、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政策制定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价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