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精准聚焦街道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不断提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
建强领导核心 夯实党建基础
优化机构设置。聚焦运转效能提升,将5个街道原有的13个内设机构优化整合为党建工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7+1”综合机构,人员编制从最低16名增加至最高35名,进一步充实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力量。
聚合多方力量。全面建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吸纳109名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明确兼职委员讨论重大事项、参与社区建设等5项工作职责,推动各类治理力量向社区聚拢。
畅通运行机制。与110余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推行“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街道社区建设和共建单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健全“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每季度开展双向考评,实现“有事一起商量、难题共同解决”。
深化资源整合 提升治理水平
一支队伍管执法。将市场监管、城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执法机构纳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进行“双重管理”,整合组建规模30余人的综合执法队伍,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执法。
一张网格管治理。推行“多网合一”,将党建、社保、综治、城管等网格进行整合,构建 “全科网格”257个,建立收集、响应、反馈的网格化快速管理机制,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一套系统管运行。推行“区域大联防”机制,健全“指挥中心+服务站+管控网格”运行体系,组建企业、居民两支义务巡逻队,实行“一网呼叫、多网支援、分级受理”,全覆盖开展社区巡逻巡查,联动处置问题210余个。
对标民生需求 做实精细服务
政务服务一门办。整合资源设置综合办事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
企业服务主动办。加强与商圈、企业互联互动,搭建“意见收集”和“议事协商”两个平台,由社区党委牵头开展每月走访、双月座谈、半年回访,并主动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每季度入企服务,调处涉商矛盾纠纷13个,服务商家企业80余次。
群众服务靠前办。推行“移动办公进小区”,组织街社干部、物业服务企业等每半月走进小区(大院),现场办公解决小区停车难、环卫管理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并梳理涉及基础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等群众关注的急难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分类建立台账,及时反馈结果,突出问题化解率突破90 %。(供稿:雨城区委宣传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