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住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这一串看似普通的信息,却能守护万千百姓的平安幸福。自“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立足主责主业,按照“先一标、后三实”“先房后人”的流程,以“街不漏巷、巷不漏院、院不漏房、房不漏人”的总要求,努力完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录入工作,撑起辖区“平安伞”。
多渠道充实“信息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如果把上级的政策和要求比作“千条线”,那么基层就是“一根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同样如此,基层派出所就是做好该项工作的“穿针引线”人。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基层进行推广?各派出所纷纷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花溪派出所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与促进警民关系融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数据入门法、关系敲门法、等着上门法、主动出门法、送礼进门法的“五门入户法”,在该工作法的作用下,花溪派出所采集基础信息7.9万余条,数据准确率达98.6%。
鱼洞派出所则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与目前正在开展的清廉公安建设工作相结合起来,提出创建“一社一品”理念,在辖区的八个社区打造出各自具有辖区特色和辨识度的社区警务品牌,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惠民生的活动,拉进警民关系做好“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截至目前,鱼洞派出所采集基础信息7.4万余条,入户率已达100%。
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派出所因地制宜,从辖区实际出发,各自量身打造出了一套符合辖区实际的“工作法”,以此助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取得实效。数据显示,自今年“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巴南区共采集维护“一标三实”信息71万余条,采集维护居住人员47万余条、出租房屋4.8万余条、实有单位5.2万余条、从业人员8.3万余条。随着该项工作的不断走深走实,“一标三实”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全方位织密“安全网”
“最开始我粗浅地认为‘一标三实’就是‘查户口’,但逐渐发现这项工作让我跟群众走得更近了,社区工作更好开展了,而且有时候竟然能够打击破案!”一位社区民警说出了众多民警的心声。
近日,鱼洞派出所社区民警前往仙池村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时,有居民向民警反映,称该居民点的一处房屋内疑似储放有大量烟花爆竹。民警随后联系上房主高某,对此事展开进一步核实。
当高某将房门打开后,眼前的一幕让民警极为震惊:70平方米的房间内竟然放满了烟花爆竹,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民警当即对该房屋进行核查,从房间内共查获各类烟花爆竹139件。“我看要过年了,准备进点烟花来赚点钱,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高某对自己非法储存烟花爆竹这一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鱼洞派出所已对高某进行行政拘留处罚,没收的烟花爆竹已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除了打击破案,“一标三实”在公安追逃工作中也是“大显神威”。近半个月时间,巴南警方依托“一标三实”工作,抓获各类在逃人员4人。截至目前,巴南区公安分局通过“一标三实”工作破获八类刑事案件31起,抓获八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33人、上网逃犯17人。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标三实”在巴南区已经慢慢形成一张无形的“天网”,为地方安全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小数据释放“大能量”
“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过程中,派出所要求民警对所有信息应采尽采、反复核实,做到基础信息采集全覆盖。这些工作虽然很繁琐,但确保了所采集信息的准确率。”巴南区公安分局人口支队支队长李飞表示,“一标三实”已从当初的“一张白纸”已慢慢绘制成一幅“幸福画卷”,在服务群众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
前不久,安澜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开展“一标三实”下村走访时,无意间听到村民们正在议论:“王家的小孩已经好多天都没有上学了。”听到这一消息后,民警立即向村民核实情况。经了解,村民王某与妻子吕某长期感情不和,双方都无力管教孩子,两人的孩子小梦(化名)因此无心学习,经常以不同理由请假旷课。
民警得此消息后,立即来到王某家中进行走访,接着又策动村支两委、学校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王某家中对两夫妻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多次走访,两夫妻表示今后一定会承担起照顾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而小梦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返校上学。一场即将发生的“家变”就在社区民警“一标三实”的走访入户中,润物细无声地成功化解。
自“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巴南区公安分局各派出所通过“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累计办理户口26起,服务群众4013起,民警们也在入户走访中,始终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贴心周到的服务、暖心动人的真情,架起了警民沟通“连心桥”。(陈重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