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流域综合治理于我国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活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小流域生态治理使生态效益提高,减轻小流域的污染程度,提高环境的稳定性,促进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在小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虽然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理模式,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但是小流域生态治理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仍需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以小流域治理模式为背景,研究分析我国小流域生态治理的缺点,针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
作者简介:李湛(1981-),男,北京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围堰、桩模围堰相关工作。;
收稿日期:2022-12-19
0 引言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以小流域为主要实施地,科学合理地规划治理措施,规划农、林、牧业的用地面积,实行保持水土的措施,推进农业和生态共同发展,使其相互协调,为农业带来更大的便利[1,2]。同时构建综合防治体系,改善小流域周边的生态,从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3,4,5]。
因此在综合治理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采取措施如下。
1)因地制宜。根据小流域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依据其经济情况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规划农、林、牧用地,提高农田的产量,不断扩大林地与草地的面积,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地少人多的区域需科学合理规划林草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由于现阶段在许多领域都采用了现代化服务,因此将现代化服务加入农业中,调整其生产结构。
3)将小流域治理措施和农、林、牧治理措施相互结合,增强治理效果。
4)按照小流域流动方向安排治理措施,由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实施治理方案。
5)讲究实效。治理措施还需保障短时间内提高粮食产量,并且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饮水量。
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国家与政府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虽然提出了许多保持水土的方案,但是仍然无法全面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还存在许多缺漏。因此在制定相关的治理方案时,方案不太具有科学性和可实行性,实际资金花费和预算的差距较大,最终因资金不够而停工或者无法按照方案采取治理措施。
1.2 投资主体问题
在小流域实际治理过程中,治理的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因此经常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最终只能通过群众投资、政府筹集的方式补充资金,因此财政资金与众筹的比例差距大,财政资金的占比较小,导致资金不足致使治理措施无法实施。该问题为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且拖延工期,同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
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2.1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主要目的为保持水土,因此在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时,要以保持水土为目的,根据小流域区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用地,与当地政府相互配合,实施环保计划。在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等,避免出现冲突导致治理工程无法开展。为了增强综合治理的效果,首先需要将林业、牧业、旅游业等相互联合,形成新的治理方案,从而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生态治理措施
2.2.1 封育治理措施
1)布设原则:①在封育的地类选择上,必须本着伐根数量多、根蘖更新能力强的林地,或者灌木林等;②首要考虑水源附近或者远山上的林地;③制定治理方案前,对当地的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当地放牧、使用燃料等情况。
2)封禁方式:一般都采用半封禁方式。但是应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封禁方式。
3)抚育管理:为了保证林地正常发展,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树木是否正常生长,同时采取杀虫措施,避免树木患病,充分规划林地面积,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辅助措施:为了了解掌握林地多年的生长情况,以便制定后续的治理工程,因此需要建档立案,记录树木生长、动物繁衍、更替等情况,了解封山育林技术的效果。
5)组织管理措施:①确定封禁的区域。在封禁区域设立明显的封禁标志,根据该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人口情况,决定小流域内封禁牌的数量以及封禁牌放置位置;②为了让人民群众了解封禁治理的重要性,因此需广泛宣传封禁质量的要点及用意;③实施专人管理,安排专业的人员管理治理工程,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与当地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相互配合监督实施治理措施。
2.2.2 风景平台工程设施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前,需了解当地农村的建设。制定符合当地建设的治理方案,实现生态治理,创造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增强当地水土保持的效果。根据工程实施情况,该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打造娱乐、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方案中该景点需要有1条道路,1个停车场,植被覆盖面积要大,达到9 740 m2,同时建立相应的休闲设施,合理利用农村的土地,不仅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而且能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也能为农民的提供微薄的收入。
2.2.3 湿地公园工程设施
通过相关文献可知,湿地公园为最佳的生态处理系统。因此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中需监理实地公园,利用生物链净化小流域的水资源,将河道通向实地公园,水流经过湿地公园和过滤水中的淤泥和砂,利用湿地公园中的生物可将水中的一些物质进行转化成养分,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湿地公园具有优美的景观可吸引游客观赏,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所以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在不影响水库的情况下,不仅能净化水源,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3 林草保持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利用各种植物构建生态防护林体系是核心环节。不仅能增大植被的覆盖面积,也能降低暴雨、径流冲刷土地的影响,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同时也能保留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人民群众提供肥沃的土壤,从而可大力发展农业,增加粮食的产量。根据该工程小流域的情况,必须采取林草保持措施,改善区域水土,减轻水蚀的影响。
2.4 人居环境整治
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有相关规定,严禁在河流上游的封区进行放牧,严禁人为开荒,使林草覆盖区域远离人类活动,避免人类活动破坏林草区域的发展,达到保护林草的目的。要想提升大自然生态恢复功能,必须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自然可自发的恢复当地最初的自然环境,达到涵养、净化水源的目的,彻底改善环境。因此在流域内人民居住区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田区域建设农业用水处理设施,在工厂区域建设工业用水措施,净化产生的污水。另外,在小流域两侧种植树木和草,可净化河道的水质,改善整条河流的水质,也能美化河道两岸。
2.5 综合治理
环境治理和水源保护也是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一部分。由于工程涉及到社会建设的多个领域,虽然不同的领域需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但是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因此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治理工程的效率,打造一个生态、科学的小流域。为了减少操作成本,根据当地的生态情况,研究小流域的植被种类,引进新的种植品种,并且采用新的种植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为了增强水土保护的效果,采取多目标进行整治,形成综合治理的合理体系,可有效缩短工期,减少治理成本。
3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3.1 蓄水保土作用显著
平安岭小流域经过5 a水土流失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治理程度达到90 %,提升了年均蓄水量,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平安岭流域地表径流量大,极大部分的水都渗入地表,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最终通过渗透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提高了地下水含量。因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提高地表径流的渗透效果,涵养水源,可预防汛期洪水,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据调查所知,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降低了9.15×104 t,保护当地的土壤,同时也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土壤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使土壤生态系统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推进区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 减少入河泥沙,延缓下游河道淤积
做好水土保持措施,能保持当地的土壤含量,避免地表的土壤经雨水地表冲刷而带走,不仅稳固土壤,也降低河道的含沙量。通过种植林草,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能力,因此提升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同时坡面大量种植植被,提高坡面的稳定性,降低发生土体滑坡的可能性,减少自然灾害。因此坡面种植植被,可有效拦截冲刷的泥沙,使坡面的稳定性提升。该工程可显著减少下游河流的泥沙含量,由于泥沙含量的减少,河道也无需长期采取清淤工作,减少了清淤的成本,提高了水库的抗洪能力,保障区域人民的生命安全。
3.3 改善生态环境的其他作用
平安岭小流域施行综合治理后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扩大了林草的覆盖面积。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也能改善该区域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空气中颗粒的含量,使该区域的天气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避免干旱灾害发生;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低于自然灾害的能力,使该区域的农作物产量稳定,不因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下降;也提升自然环境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也得到增强,利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3.4 经济效益
通过计算平安岭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后的经济效益,平安岭小流域人民的粮食产量将达到500 kg,每年的授予可达18×104 元;为保持水土栽植林草,每年林木的数量都处于增长状态,可获得经济效益38×104 元,果树每年可收益20.75×104 kg的果品,增加经济45×104 元。计算多种经济可得,区域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提高人民的收入,改善区域的生活条件。
3.5 社会效益
3.5.1 减轻自然灾害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扩大林木的面积,大力兴建蓄水保土的工程,规范各水资源的去向,有效缓解下游的疏水压力,减少洪水对农业及人民的威胁。
3.5.2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由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需调整各领域的生产结构,改变林业、牧业等领域的用地遍及,使农村的产业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牧业用水,促使农户合理分工,提高自身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5.3 促进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农村的文明建设,首先合理利用流域内动植物资源,将其转化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中,提高区域的经济,满足生活的需求;其次由于扩大林草覆盖面积,大力种植果树,为农村城镇提供大量的生产原料,从而有许多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为农民提供机会改善生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为农村城镇带来许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缺点,需逐步优化完善,深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努力实现更大的效益,为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提供许多便利。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喀左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20, 42(6): 227-228.
[2] 廖建文,胡惠方,甄育才,等.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人民珠江,2016, 37(4): 112-114.
[3] 李慧娴,梁森,关小侠.徐州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治理模式[J].中国水利,2014(16): 50-51.
[4] 陈新祎.土石山区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 33(7): 58.
[5] 李文训. 山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