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与本质要求,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应积极响应。响应中国式现代化,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应该树立与遵循3个基本理念:资源节约理念、综合理念、战略思维理念;主要研究领域有: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等;地理学者要深刻把握基本国情,重视经济原则,讲好现代中国故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情;基本理念;资源节约;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人文与经济地理学
作者简介:陆大道(1940—),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名誉主编。长期从事国土开发、可持续发展及城镇化研究。E-mail:ludd@igsnrr.ac.cn
收稿日期:2023-01-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3个特征与我们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紧密相关,也决定了我们今后进行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理念与指导思想。
我国现在就已有14亿多人口,具有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而受到的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这是中国长时期以来更是未来发展最突出的国情。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并由此对各项建设、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诸多的影响。
1 树立与遵循3个最基本的理念
结合我们地理学学科发展及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而言,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的要求,我们地理学者特别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需要具有以下3个最基本的观念。
第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最基础的理念——资源节约理念。就是要树立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包括“适度消费”)的观念。节约资源,是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源头,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全面节约资源,创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总的要求是要高质量发展,所以要“不搞大开发”。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国民消费、“美丽中国”“生态城市”及大量的具体政策与措施的实施,重大工程的建设,相关的技术推广应用,都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淡水、土地等的消耗强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美丽中国”“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都是中国语言的最精彩的形象表达,老百姓最易懂也是最喜欢接受的表达,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其实质与内涵,就是使我国广大国民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并为子子孙孙留下未来永续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实施与落实“两山论”与“美丽中国”呢?不靠“漂亮规划”,而在于整个社会实行资源节约与资源高效利用,重视保护好美丽资源环境这一巨大财富基础。
第二个基本理念就是综合理念。在对于全国性的部门研究或大区域问题研究或规划时,对全国相应的系统需要进行综合、立体的分析与权衡。对全局的、全国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事项,在下笔时,对各种尺度、各地区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要有基本的把握与表述。学者的心中应该具有一盘大格局的结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而且要求应该是基本准确的。这些分析与描述,都是结合具体的项目、企业、城市、村镇、地区等载体,都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说明有依据,基本可信。
做到这一点,需要较长时期的微观研究,积累较多的关于基本情况、基本态势、基本关联的认识,由此实现对宏观的总体布局的分析与全局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前后左右关系,微观与中观宏观的连接,点与面的连接,常识、知识与决策之间的关系,近期与长远的考虑,都能基本梳理清楚,包含了得失与取舍的严格思考。我认为,这在必要程度上体现了学者的专业信仰,也有学者的价值观。或者说,融入了学者爱国爱民的人格。
第三个基本理念是战略思维理念。要求具有战略思维,大局与全局思维,就是大尺度的多维度的研究,不仅仅考虑近期的变化,更要考虑中长期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大尺度,时间上包括历史的与未来的。具体工作中,要将局部变化与局部问题置于大范围平台上来解析,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全局影响。往往要打破原有的“平衡”(或说不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要预见到所提的方针政策实施后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平衡”。对态势、问题或事件的未来演变作出趋势预测。对所建议的政策措施对态势的下一步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与社会的要求,或者有多大风险与代价,这种代价是不是可以付得起等,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预警。在进行各种类型地区的中小区域或涉及中小区域的部门的、行业的问题,需要我们有精细化的调查分析、计算、模拟与判断。因此,需要具有较广的知识结构,然后对所掌握的各类信息进行战略思考。
2 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经过20多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了现阶段较为稳定的大格局。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宏观格局不宜进行大调整。以中国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与地势三大阶梯为标志的功能区为基础,是在进行空间发展规划与经济布局时必须尊重的自然地理空间大格局。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提升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将不仅仅增加,也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减法;城市发展,大规模开拓建成区也不能持续。各种类型的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出发,未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国性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绕不开的最大领域。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规模工业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国广大的农村,生活条件、就业与收入、环境条件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一点无论在东中西各地带或是各个省(区、市)范围还是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都是很突出的。所以,城乡差距,才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第一位的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部分学者往往并不重视这个维度上的区域差距,而只看到如东中西之间的差距或南北间的地区发展差距。我个人认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可作为我们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任务。
农业与农村发展,其中包括村镇规划建设,最关系到各地区应该具有适合自己地形、温度及水资源、土地与耕地资源的规模条件,特别是要考虑到人均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等条件。这方面的差别,不仅仅在东中西之间、南北之间、不同的省(区、市)之间表现强烈,就是在不同的村庄之间也不一样。在我国人口与经济密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一定不能以各种名义搞“大拆大建”,合并村庄,做“大村庄”,高楼化,宽马路。甚至在农村中搞绿化草皮、水景以及亭台楼阁等。所有这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村庄里的带有“乡愁”意义甚至具有古文化意义的建筑、街道、山林、古墓、牌碑等,也应该根据有关政策得到长期的保护。
各类地区农村的产业如何规划,也要求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往的概念,所谓农业一般指依靠土地资源的种植养殖业。随着农村振兴的进展,我国各地农村的产业多样化得到明显发展,包括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区畜牧业、农畜产品运输、农具与工具制造业、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修理业以及教育、培训、康养业、乡村旅游等,有些农村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都要进行系统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投资项目的资源、人力、市场的可能性、合理性,避免资金与人力物力的浪费。
如何积极地科学地做好乡村振兴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呢?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地的自然条件即自然地带性(包括地形、温度、水资源、土壤、经济基础与交通、人力资源等)不同,千万不能各地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地“一刀切”,而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踏踏实实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工程。我们的科研工作,如同“精准扶贫”一样,要以精准的态度,以顺势而为的观念,讲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代版的故事。
2.2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走在世界各国前列,所以,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受到西方人所走过路子的影响,在城镇化指标上觉得越高越好,如希望能最终在我国达到80% 甚至更高的城镇化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即1970年代末,我国的城镇率不到20% 。到19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化率开始大幅度增加,曾经出现过超过1.5个百分点的年增长速率。至2010年前后,由于国民经济出现增长乏力的形势,一些学者强烈主张将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大规模搞起来。这样导致在1996—2010年间我国城镇化就出现了过热态势。
“九五”期间,有3年的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4% 。“十一五”以来城镇化速度仍然居高不下,年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即每年城镇新增人口在1 800万以上。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 (按常住人口计算)。但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是35% 。2010—2012年,全国城市中大约有2.6亿农民工,他们没有实现市民化,是谓“半城市化”。同时,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口迁移到城市,广大的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留守儿童达到8 000~9 000万人。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二者相辅相成,1+1>2。从此,我国城镇化驶上了科学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稳步增长,原因与措施是多方面的。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城镇化率达到63.9% (按常住人口计算)。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比重了。但是学术界有学者还是希望提高城镇化率增长速率促进经济增长,经常有些学者对各地区城镇化率的增长进行大排队,唯恐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太慢了。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广大的乡村空间,我们的城镇化率到底多高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西方国家的80% ~90% 以上的城镇化率这样的“天花板”适不适合我们?我认为,我国的城镇化率稳定在60% ~70% 的规模,是符合我国国情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当前我国人口、产业等资源要素不断流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比重越来越依赖城市。中国式城镇化应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我们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要积极响应,下大力气,研究新型城镇化、城市群、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研究
这是我们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几十年来最重视也是投入人力资源较多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在政府部门与社会上也产生了持久性的影响。但在这个领域,也将面临着较多的新问题与新要求。
我认为,应将以往几个关于空间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合并起来,实现“多规合一”,当前也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这中间,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长久性的成就,许多空间管理政策已经为社会所熟知。
为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背景的变化与要求相适应,我建议,规划需在宏观上以及中观与微观上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内部各部分及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加强精细化管理,塑造高效空间。精细化的空间开发与管理阶段逐渐到来。
大格局不会(不需要)大调整。今天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大格局,包括生产力布局大格局,是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与发展方针(布局)而形成的,几次大的方针实施,形成了今天的大格局。国民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不会使大格局大变化;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必然是经济发展大格局保持相对稳定;“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我国的城乡之间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这也是大的生产力布局问题。
各级各类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集聚地、生产力发展的热土,关键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苦练内功、不断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要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加强理论创新。要重视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创新体系、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等方面研究。
3 地理学者应该学习、运用与宣传我国的基本国情
3.1 学习与深刻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按照周立三先生30多年前建立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时所提出的概念,国情是指影响乃至决定国家未来发展进程的政治、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总体性的客观情况和特点,包括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推动因素和限制因素。我们这里不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基本制度以及作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等基本国情。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与地区之间相互依赖性来考察这些自然结构与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我们统统称之为地理国情与国情分析研究。
自然结构是国情,建立在这些大的自然结构基础之上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也是国情。即今天也就没有纯粹的自然结构了,有的只是人文化了的自然综合体系,这也是国情。自然地理结构,包括大的地貌单元及其分布,海岸线与陆疆特征,主要气候带,水资源分及其季节特征;能源与主要矿产资源及其特征、保障程度,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与空间阻隔,等等。经济与人文地理结构,包括人口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结构特征,在自然结构与社会历史因素作用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格局,国家经济要素的基本流向,政治中心与经济枢纽区、大城市群及工农业基地的空间格局、水陆空航线及国内外主要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经济地理位置及其空间距离。
我国的基础性国情即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与人—地关系耦合(匹配)的特征:
其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与幅员大国,许多资源,如耕地、淡水、能源及主要金属矿产不足,是人均资源少的大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与创新型社会。
其二,我国长期以来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总量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突出,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明显落后。因此,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道路特别重要。
其三,中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适宜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域,也有自然环境很脆弱、承载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较低甚至很低的地区。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其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大国,经济总量将愈来愈大,是进出口的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具有全球观念与全球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理学者,要深刻理解这些具体国情,将其贯彻到调查分析、成果发表与宣传。也希望有学者立志于研究我国的国情,编写供各种人员参考、掌握的科普著作、手册及基础性理论著作。
3.2 经济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要十分重视的
我们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如何对待研究,一定要有中国国情作最基本“元素”。经济原则,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要强调。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大量过剩的多种形态的“落后产能”,浪费了固定资产及带来巨大损失。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各种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时,结合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少的国情,一定要注重节约资源,体现“经济性”,多考察是否会带来浪费。而对于会造成未来浪费的情况,也应该给以明确的论证与及时提出。
3.3 讲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代版的故事
地理学家一定要讲好现代版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故事。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地理学者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将过去的有地理学家参与的全国宏伟蓝图变成今天现实,取得了重整山河、改天换地的宏伟业绩。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社会体量是如此的大而复杂,当我们承担任何一个地区或一项部门(行业)的研究任务时,就不能不了解大范围区域甚至全国的有关情况,不能不了解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相互联系与不同特点,不能不了解该地区该行业以往的历史发展。所以,要基于对“一方水土”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因素,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上级与下级,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破解,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找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最适宜的发展路径。今后,广大的地理学者,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积极参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建设中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