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金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2024年11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今日国土,2023年12期

肖金成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肖金成,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乡镇政府在我们国家是基层政权,因为下属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我们总是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谁是针?我认为乡镇政府就是针,这个针的软硬可以体现出我们政权管理的强弱。针应该是硬的,线应该是软的。如果针是软的,恐怕缝衣服也缝不了,线也穿不进来。

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国家历来很重视“三农”问题,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讲“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全党全国要重视乡村的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呢?这是区域经济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区域经济既包括城市经济,也包括农村经济。如果单纯研究城市经济就不叫区域经济学了,就叫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既研究城市经济,也研究农村经济,加起来才叫区域经济。“三农问题”解决的路径在哪里?措施在哪里?手段在哪里?就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大城市,有中等城市,有小城市,都是城市,小城镇算不算在内?小城镇应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最接近农村,它周围都是农村,因此小城镇是农村地区的中心。我们说大城市应该带头促进城乡融合,事实上都市圈里的小城镇和农村都是比较发达的。但很多农村不在大都市的周围,它远离大都市,带动农村发展就要靠小城镇。

小城镇对解决“三农问题”很重要。所以说城乡融合,要考虑小城镇和农村如何融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国家应该给一个什么样的政策?下面几点应予以重视。

一是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我国很重视规划编制,每一个城市不管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都要编制规划。小城镇有没有规划?建制镇有没有规划?有的有,有的没有,多数没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给建制镇编一个规划。要考虑未来二三十年这个建制镇里的小城镇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发展?人口如何聚集?周边农村的农民能不能到小城镇来?未来的农民是不是要进小城镇呢?城市居民能不能到小城镇来居住呢?我认为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在政策上是逐步放开的。农民可以进入城市,当然也可以进入小城镇。以什么样的身份进来呢?农民工可以在城镇工作,也可以在城镇生活居住,而且身份是可以改变的。农民能不能改变身份?城里人能不能到乡下去?现在政策还没有放开,未来一定会放开的,城乡融合就是交流,所以城乡融合不是表面上说一说,而是要看内涵,这就是农村人可以进城,城市人可以下乡,政策一定要改变。

我们现在有城市规划,有城镇规划,现在要编制城乡规划,一定要把农村规划进去,把城市如何带动农村考虑清楚。一号文件是这样讲的,强化县城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引导约束作用,科学安排县域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乡村治理,推动规划管理全覆盖。据了解,未来在市、县要编制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既要包括城市、城镇,还要覆盖整个农村。这个全域的规划要考虑城市未来有多大,农村有多少,城镇有几个,城镇人口未来能够增加多少。在一个县域制定规划,就是把县城、城镇、农村三个点放到一起,县城和城镇的边界要画出来。

二、分类有序、因地制宜建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中央一号文件对有条件的乡镇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新的类型,新的类型就是特色小镇。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小城镇不是建制镇,建制镇也不是小城镇。建制镇是我们国家基层行政区,建制镇政府所在地一般是一个小城镇,有第二、第三产业,有基础设施,有的还有规划,这是城市的标准。小城镇是农村之首,是农村经济的中心。十九大报告里面是这样讲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国外没有城市和城镇之分,中国有城市和城镇的区分。小城镇本质上就是城市性质,应摆在城市序列,大家不要以为镇很小,跟城市没有关系,实质上就是城市,只不过是规模比较小的城市。既然城镇也是城市,就要有城市的样子。就要实行城市体制,而不是实行农村体制;就要编制发展规划,就要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农村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更有特色。实际上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既是农村人的追求,也是城市人的向往,要通过乡村振兴,把农村建得更美丽丽。。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如果附近的小城镇有了产业,有就业岗位,农民就不至于远离自己的家乡,就可以在小城镇就业,在小城镇就业也是城镇化。国家统计局统计城镇人口的时候,在城镇就业居住的人口是被统计进去的。关键是城镇里有没有产业,能不能增加工业岗位。

三、城乡融合的路径

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来,很显然是不合理的。未来,应将“二元”户籍制度要变成“一元”户籍制度,没有城市和农村之分。我认为上海比较超前,把农村、城市户籍的界限抹掉了,都是上海户籍。二元的土地制度也要改变,城乡土地所有权制度并轨。过去农村集体用地要转成国有土地,非常麻烦,以后不需要了,符合规划直接用,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实现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很多都是政府要干的,不能分城市和农村,对城市提供了各项服务,也要对农村提供同样的服务。这就是我讲的城乡融合。但“化”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今天一搞,明天就化了,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就是城乡融合的本质。

二是促进资本下乡,投资农业、发展农业。通过城市资本下乡,就能够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没有城市资本,现代农业很难发展,也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很多地方,对城市资本下乡有很多顾虑。如果把农村土地归大堆儿,但是不搞农业而搞别的,比如说搞房地产等等,所以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等,所以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城市资本只圈地不搞农业,也是不能允许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空间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

三是规划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是建制镇的中心,小城镇服务设施要健全,镇长是建制镇的镇长,但是要把小城镇建设好,连小城镇都没有建设好,建别的也很难。小城镇要为农民居住创造条件,因此小城镇应是开放型的,一定不是封闭型的。很多乡改镇就是变一个名称,换一块牌子,体制上、本质上都没有变。昨天叫乡,今天叫镇,意义不大。乡改镇的意义在于小城镇是城市性质,城市的体制应该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四是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一个建制镇可以有多个特色小镇,但是特色小镇一定是有条件的。首先特色小镇要有特色产业,没有特色产业不能叫做特色小镇,不是说建设得很漂亮就是特色小镇。真正的特色小镇要有产业,有了产业才有就业,有了就业人口才能集聚,人口集聚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你搞一大批房子卖掉,买房子的人没有时间住,没有人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产业就发展不了,就只是一堆房子而已。现在沿海地区搞了很多海景房,你发现有多少人住?买得起的人不去住,周边的农民买不起。所以,要避免特色小镇房地产化或者产业空心化。

国家发改委关于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出来,特色小镇要做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聚就是人口集聚,新就是体制要创新,小就是形态小。搞创新,一定要实行新的体制,新的体制核心就是开放,而不是封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