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天气晴好,湖南岳阳平江县龙门镇大口塅村村民黄少如扛着铁锨,到白术田里清理排水沟,铲除杂草。
“前些天下雨,我看田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地方淤堵。天一放晴,就赶紧来疏通。白术苗就怕积水被淹!”黄少如60岁,去年他种植2亩白术,获得3.2万元分红。今年他又增加了1亩,眼下正加紧做好田间管理。
白术是平江特产。2020年,“平江白术”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2年,被列入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
龙门镇大口塅村四面环山。高耸的山体挡住南方暖流,又阻住北方冷空气入侵,形成了夏季不热、冬季不冷的山地小气候,十分适宜白术生长,是平江白术主产区之一。
过去,这里白术种植以散户为主。“种1亩白术,从种苗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要投入5000到6000元。”村党支部书记李鹏介绍,若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靠农户“单打独斗”,经济压力大,技术难统一,还得打开市场,解决销售问题。
为深挖特色资源潜力,打造富农产业,大口塅村专门到湘西龙山、山东寿光、江西修水等省内外寻经验,并在村里多次召开屋场会,集思广益,听取群众意见。最终决定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领办+农户参与”的模式,由村集体牵头,领着大家干,合力把“小白术”打造成“药香满径”的大产业。
定了方向,说干就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精选种苗、集中采购,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实行种苗、土地、技术、收购、销售“五统一”,承担所有投入。有意愿的农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领一定面积,但最多不超过5亩的白术,以人工入股,只负责“种”。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减产,村里承诺每亩兜底收入2000元以上,保障人工工资。”李鹏说。
成本“零压力”,村民没了后顾之忧。2023年,在村干部解释动员下,100多户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和村集体“握指成拳”,利用山地种下50多亩白术。
村里积极发动老党员和热心群众成立中药材产业理事会,负责土地流转、进出账目记录、沟通协调等工作;编制《平江白术标准化种植手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白术种植区实行划片管理,规范种植密度、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邀请省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定期进村指导,搭建“专家工作站+本土技术员”团队,已培养出来8名村级技术骨干;村干部还主动出击,与安徽亳州、湖北武汉等外省市的药企联系,进一步拓展市场。
“村集体+农户”,实现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与过去相比,现在规模化种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降低了成本,收益大幅提高。”李鹏介绍,大田种植阶段,村里的白术亩均产值达2.1万元,利润1.6万多元。
2024年,大口塅村白术销售总收入超70万元。今年1月,赶在春节前,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举办了首届分红仪式,种植户排队喜领42.5万元分红,户均增收超3500元。
尝到了甜头,今年,村里进一步扩大白术种植面积到200多亩,除了带动附近10多个村镇种植以外,还吸引湘阴县、汨罗市和江西铜鼓县等周边县市来寻访经验。
3月初,平江县农业部门专门发文,要按照“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领办+农户参与”这一模式,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盘活荒山、荒土、荒沟、荒丘、荒滩等“五荒”用地,在全县因地制宜重点打造1万余亩林下经济、丘岗经济、开荒经济等示范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