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安宁:移民新村变美丽家园

2025年07月17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小暑刚过,走进云南省安宁市鸣凤村委会所辖的平地村,别致的白墙灰瓦农家小院排列有序,整洁宽敞的水泥路交错纵横,一幅美丽的移民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小巷泥路、危房旱厕都已成为“过去时”。

平地村的变化,折射出云南省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围绕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工作“123456”工作思路,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在全国首创“主导产业突出、住房安全宜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人居环境优美、自治管理到位”的6项建设目标32项具体建设内容,打造云南省“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一大批如平地村一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移民新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平地村曾是安宁市建设车木河水库的3个移民安置村之一,因地处县级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为加强水源地保护,2020年进行了二次搬迁安置,成为云南省“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之一。2022年底,鸣凤村委会所辖的平地、香云庄两个村民小组顺利完成统规自建,村民们欢欢喜喜入住了新居。

“得益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资金支持,如今,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大大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鸣凤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春琼说,新居旁的农田及配套建成的食用玫瑰和蔬菜交易市场,也实现了村民们“家门口”就业的期盼。

“搬迁后,村里开起了便民超市,村民购买日常生活物资再也不用往镇上跑了。此外,村里还开放了老年幸福食堂,村里老人吃饭也能更方便了。”王春琼说。

而在距平地村15分钟车程的云杉村,土黄色民居上的彝族墙绘引人注目,整洁的村道旁,村民们正三三两两聊天、晒太阳。

“两年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现在重新硬化了道路,还装上了路灯,无论白天黑夜,走起来都能大步流星了。”说起村里道路的改善,村民彭春华很是激动。

云杉村是禄劝县云龙水库搬迁安置到安宁市的19个村民小组其中的一个,彝族、汉族群众混居。“以前的云杉村,民居风格混乱,村民在房前屋后肆意私搭乱建,村道旁不仅堆满杂物,排水沟也常被堵塞。”云杉村党委书记鲁志刚说。

2023年,云杉村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级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鲁志刚介绍,为做好项目建设的配合工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拆除违建。但不少村民认为“自家门口的地,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给项目推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破除部分村民的旧有观念,云杉村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向村民讲解项目规划效果图及违建造成的火灾、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进行立体化宣传。此外,还通过8次村民小组会议统一思想了村民思想,大幅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累计拆除临违建筑2500多平方米,收回集体空地5余亩。

项目实施后,村里不仅换了路灯、铺了水泥路,还新增加呢彝族墙绘、月季园、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交通愈发便捷,日子也更加红火。

“依托移民后扶项目建成的农业产业增效提升项目,云杉村建成200余亩连片的食用玫瑰观光种植园,村民们依靠种植食用玫瑰就能获得不少收入。火把节及八街玫瑰花节等文旅项目也吸引着游客到我们村观摩、消费,极大地带动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提升。”鲁志刚说。

下一步,安宁市还将通过移民扶持资金注入,主导在八街街道建设生物科技产业园,引导小而散的玫瑰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包括云杉村等周边移民村的村民增收就业。

“等产业园建起来,儿子就能回到村里上班,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一家人在一起多开心呀!”彭春华对此充满期待。(王娴、张宁、吴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