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蝉鸣如织,林邑大地一片繁忙。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在郴州市苏仙区顺利启动,这抹流动的“苏仙蓝”,正穿梭于街巷楼宇,织就一张精密的人口抽样调查网络。
7月17日清晨,白鹿洞街道山川塘社区调查员柏小娟轻敲住户房门,工作证、二维码、一封信、宣传册……她打开统一配发的工作包,动作娴熟而庄重。
“您的姓名是?”
“您家里住几口人?”……
柏小娟逐项细致询问,面对居民可能存在的顾虑,她耐心解释道:“咱们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密处理后统一上传到国家统计局的,请您放心!”
随着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在苏仙区铺开,一场以“区级枢纽”为轴心,市、街道、社区四级高效联动的“苏仙实践”悄然成型。
高站位布局 区级统筹下好“一盘棋”
“必须试出亮点、试出经验!”试点伊始,苏仙区委、区政府便定下高标准。综合试点非一域之事,四级联动能否顺畅,关键在于区级“承上启下”的枢纽能否强有力运转。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亲自挂帅,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统计局等十余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构建起“政府主导、统计牵头、部门协同”格局,实体化运作的区调查办公室也应运而生,做到责任层层分解,事事有人管。
试点筹备期间,“日调度、周总结”成为铁律。苏仙区直面常住人口多、流动人口杂的挑战,精细制定本地“施工图”——“两员”选聘培训标准、宣传动员计划逐一细化;任务清单倒排工期,责任压实到人,全区步调高度一致。
另外,区级经费足额配套,重点保障“两员”补贴与宣传培训。统一配发的工作服与工作包、精心设计的《致1%人口抽样调查综合试点住户的一封信》以及附上自主填报二维码与联系方式等都在悄然化解群众心防,为高效登记铺路。
区级枢纽的强力整合,为四级联动注入了澎湃而稳定的初始动能。
深融合联动 机制创新打通“最后一米”
“联动”的生命在于“动”,核心在效能。苏仙区紧扣“人”“数”“情”三链,让四级力量穿透行政层级,直抵调查现场。
锻造铁军,严选与精训并重。“两员”选聘实行“街道推荐、区局审核、市级备案”三级联审,从储备库中优中选优,并采用“理论+实操+互动+考查”模式,市、区、街道讲师下沉一线。一本凝聚四级智慧的《调查知识手册》,成为入户登记的“活教材”。
全程质控,精准与效率双升。摸底阶段,创新运用“七步工作法”,结合高清遥感图与实地踏勘编制住房清单,区、街联合抽查筑牢“房不漏户”责任网。登记阶段,“预约访、错时访、追踪访”破解见面难。更建立“社区自查互查—街道初审—区局终审”三级联审机制,“三比对三核实”(比对行政记录、共享数据、摸底台账)大幅提升数据质量。
与此同时,立体化“五个一”宣传计划全面启动:一部宣传片、一组海报、一套手册、一个专栏、一批宣传点全面铺开。区级媒体矩阵发声,街道横幅短信覆盖,社区微信群精准推送,《一封信》入户率达12000余封。宣传未动,“熟人网络”预热先行,物业、楼栋长提前沟通,短视频构建“线上+线下+活动”宣传网,为自主填报与入户打下信任基石。
机制创新让四级力量如臂使指,穿透了数据迷雾与心防壁垒。
前瞻性探索 智慧赋能瞄准“新标杆”
试点不仅为当下,更为正式调查探路。苏仙区在实战中敏锐捕捉难点,以技术赋能开辟新径。
在华宁春城小区,调查员正在比对供电部门提供的用电数据。“用水量低于阈值判定为空置房,避免重复上门。”这项创新使核查效率大为提升。
针对住房核查二次入户易降低配合度的痛点,苏仙区主动对接供电供水部门,探索利用水电大数据辅助核查,减少扰民,提升效率。除此以外,还提炼出“三员三要三心”心法(调查员、宣传员、微笑员;操作要好、反应要快、技巧要高;爱心、耐心、诚心)和“七步入户工作法”(筹备—预约—亮证—记录—核验—签字—致谢),形成可复制的温情操作指南。
随着现场登记持续推进,苏仙区在白鹿洞街道青年路社区、樟树岭社区、东塔路社区、山川塘社区等4个社区160户住户的调查实践中淬炼出宝贵经验,这场以区级枢纽为支点撬动整体效能的实践,为全省全国贡献了“苏仙方案”。
“后续工作中,苏仙区将根据工作安排部署,继续组织好试点入户调查、问题收集、方案优化和经验总结等各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高质量完成本次试点任务。”苏仙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正林信心满满地说。
傍晚时分,星光下的石榴湾游园,休闲小憩的居民主动围住“蓝马甲”询问登记进度。那些跳动在终端上的数据洪流,是新增的菜市场顶棚,新添的养老院床位,还是新学校的窗棂,新广场的灯光……终将汇成惠及千万家的民生甘泉,浇灌出执政为民的参天大树。(陈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