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安徽高速将建一批开放式服务区,预警将更智能

2025年08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晚报

高速上隧道里遇到突发事故,前方一片水幕屏障显示“停”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驶出高速即达景区,高速公路建设开放式服务区,交通和旅游实现融合发展……8月13日,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安徽高速预警系统不仅越来越智能,服务区也从“歇脚地”变成了行车途中的休闲“打卡地”。

桃花潭隧道首次运用智能柔性预警阻拦系统

10秒启动“水幕阻拦”,2分钟完成车辆疏散,在科技助力下,安徽省巢黄高速公路桃花潭隧道展现出精准的响应能力。

“智能柔性预警阻拦系统”由水幕成像、洞外预警、远程控制三大子系统组成。水幕成像系统通过调节喷淋水压与流量,生成高可见性水幕屏障,同时投影警示图案,兼具物理阻停与视觉提示功能;洞外预警系统在隧道外2公里范围内布设情报板、警示灯、轮廓灯与广播设备,形成“预警—减速—停车”的三级预警引导区间;控制管理平台支持AI异常识别与远程一键联动,事故信息在1分钟内可同步至高德地图等导航平台,有效疏导车流,形成“监测—预警—拦截—分流”的闭环管理机制。

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部署的“智能柔性预警阻拦系统”,融合“声—光—影”多元感知与柔性封闭技术,实现了事故秒级识别、入口柔性封控、远程联动控制与导航分流一体化管理,并具备无碰撞拦截、秒级反应、车道精准封控、云端一键调度等优势,适用于特长隧道、高车流隧道及灾害高发区域隧道,打造了隧道场景下的智能化应急防控新模式。

据介绍,桃花潭隧道车流密集,如遇突发事故,易引发追尾、拥堵或二次事故。“智能柔性预警阻拦系统”上线后,事故响应时间从5分多钟缩短至30秒以内,事故处置效率提升90%。洞口前方急刹车频次明显下降,年初上线至今未发生一起二次事故,极大提升了隧道安全运营水平。

推动建设一批开放式服务区

驶出高速即达景区,这是很多旅行者的梦想。

2024年9月,安徽省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G3京台高速公路呈坎交旅融合服务区正式启用,为交旅融合发展提供新动力。

在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境内的G4012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黄山至千岛湖段深渡服务区,正在计划进行一些改变。优化后,北侧服务区在原有功能保留的基础上提升综合楼装修及景观绿化品质;南侧提升综合楼装修及景观绿化品质的同时,仅保留加油、如厕、机修、小型服务点等基本功能,节约土地约60亩,以便与服务区外围土地共同为打造深渡服务区特色小镇预留适当的国土空间。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正在积极推动泾青高速公路桃花潭服务区、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霍山石斛服务区、扬淮高速滁州段杨郢服务区等开放式服务区建设,开展石台牯牛降、天柱山等开放式服务区研究论证,通过设置简易ETC收费系统等方式,降低开放式服务区管理成本,提高通行效率。

与此同时,通过打造自营连锁品牌、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一系列主题服务区等手段,强化服务区商业集聚效应,逐步将服务区从“歇脚地”变成行车途中的休闲“打卡地”。鼓励企业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专区(柜、店),推动农商旅互动,扩大安徽品牌农产品消费,增强“皖美农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余佼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