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搭好台”让新型研发机构“唱好戏”,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2025年08月25日 10阅读 来源:经济日报 2025年8月1日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社会组织形态之一,科技类社会组织遍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正成为上海创新机制的重要载体。比如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参与绘制了全球第一张高维度人类表型组全景导航图,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开发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第一梯队的公有链系统.....

这背后,离不开社会组织准入登记管理部门的保驾护航。市民政局将支持民非类新型研发机构登记成立作为近两年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重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着力破解登记难题,努力“搭好台”让社会组织“唱好戏”,使得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公益基金会等相继而生,成为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通过做好登记服务‘小窗口’,搭好社会组织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舞台’,进而推进上海社会组织在参与服务五个中心建设中彰显价值、展现作为。”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说。

“等候审批”为“主动服务”

科技类社会组织是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汇聚人才、学术研究、科技项目管理、科技中介等职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学术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行业协会等。登记注册是其成立运营的首要环节。

“在申请登记过程中,我们进行换位思考,给科技类社会组织及时的指导服务和经验分享,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帮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登记处处长黄井波说。

在注册登记过程中,不少新型研发机构常因理事会成员人选短期内难以确定而延误申报。为破解这一难题,民政部门主动转变服务理念,变“等候审批”为“主动服务”。“在机构筹备材料阶段,我们就提前介入辅导,将服务做在行政审批之前。待其材料完备,即可无缝对接‘一网通办’平台高效办理。”黄井波说,在此过程中,市民政局持续强化与市科委、市教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合力开通登记服务“绿色通道”,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指导与服务保障。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当初登记时就享受了“绿色通道”服务。这家专注于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新型研发机构,汇聚了以创始人龙凡和图灵奖得主、首席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为核心的一流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姚班”、上海交大ACM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海内外顶尖学府的杰出青年计算机科学家。“我们1月注册,3月就顺利拿到了证书。”该研究院行政副院长王瑜介绍说,“在设立过程中,相关部门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从窗口治理到小灶讲解。”黄井波表示,在咨询阶段,强化“一对一”精准辅导,将登记政策、办事指南、程序步骤和材料规范宣讲到位,对章程、组织构架、申请书等核心要素,主动“理误区”“讲难点”;在材料申报阶段,实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和响应机制。部分新型研发机构有时双休日或夜间召开理事会,市民政局会同市科委等实时连线指导、答疑解惑。对时间紧迫、不熟悉操作界面的申请人还主动提供帮办服务。对一些重要、紧迫及有特别要求的社会组织成立,实现当天审核、当天召开审议会,当天进行核名,跑出登记“加速度”。

“技术判断”到“价值判断”

社会组织在登记中有不少难点,比如针对申请人登记后办理印章刻制、税务、社保登记等事项,要跑不同部门,填报多份材料,不少研发机构为此饱受困扰。“为促进规范便捷登记,我们主动跨前,变‘政府思维’为‘群众视角’,刀刃向内优化工作流程。”蒋蕊说。

2023年,市民政局推出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在办理登记的同时,申请人可同步申请办理8个与社会组织成立后密切相关的事项,并在全市“一网通办”平台打通民政、经信、公安、社保、税务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登记业务和其他8个事项“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大大减少群众办事环节、跑动次数,有效压缩办理时间。

“虽然申请流程相对繁复,但政府部门给予我们极大支持。”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韩丽妹回忆。上智院肩负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使命,申请登记时恰逢“一网通办”系统改版,在注册过程中遇到不少技术问题。“工作人员主动介入,还协调技术人员下场,帮我们解决难题。为尽快完成注册,还组建了工作群,所有问题都在群内实时提出并得到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了办事流程‘一件事’。”韩丽妹说,最终,研究院仅用两周便成功完成注册。“最近我们正在申请3A级社会组织,同样得到了全流程的指导和服务。”

办事流程“一件事”,映射着政务服务理念从“技术判断”向“价值判断”的深层跃迁。蒋蕊说,“当遇到难题时,我们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简单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

这种价值判断不仅体现在注册环节,也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树图研究院在申请企业所得税减免时曾遇到挑战:相关政策要求民办非企业机构的平均工资不超过行业平均工资的2倍。“研究院需要从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其薪酬水平必然位于行业头部,这使得研究院难以满足传统免税条件。”

针对这一瓶颈,政府部门灵活施策,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只要获得新型研发机构认证,即可申请免税资格。这项精准的政策突破,有效解决了研发机构吸引和留住国际一流领军人才的后顾之忧,为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树图区块链已经孵化并承载了数百个海内外生态项目。

助力科创中心开创新局面

为夯实社会组织“入口关”根基,市民政局着力构建完善的政策供给体系。编制《上海社会组织发展“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上海市行业协会条例》立法,争取以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契机,开展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立法探索。出台《上海市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营造良好的登记工作制度环境。制定规范性文件《上海市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办法(试行)》,推动社会组织按规定履行报告责任,促进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加强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上海科技类社会组织达1100余家,活跃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他们发挥着“外脑智库”优势,汇聚行业智慧,为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政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便是典范,通过组织技术研讨、协商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在政府与市场间架起桥梁,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员帮手”与“政府助手”。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与上海水木络绎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中心合作,推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项目落地上海闵行“大零号湾”。

上海还率先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引导带动全社会捐赠支持基础研究。去年6月,泰坦科技捐赠300万元,设立了上海泰坦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支持科学家勇闯前沿科技“无人区”。上个月,上海启源国资创新策源公益基金会揭牌成立,这个全国首家由地方国企联合发起设立的公益基金会,专门资助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从局部探索到整体推进、从试点应用到赋能百业、从以会聚智到兴业引才,科技类社会组织正日益成为思想理论的“专家库”、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器”、科技人才“催化剂”,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开创新局面。

上观新闻2025-08-10

浙江暑期消费品牌“亮起来”

举办文旅活动超1000场次,吸引入境游客超60万人次,带动全域旅游人次1.6亿……为大力提振消费、促进文旅发展,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等12部门制定了《“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旨在抓住暑期消费窗口,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暑期消费品牌。

丰富多元场景

“白天当老板,晚上抢篮板。”若问今夏之江大地上什么活动最具人气、最受欢迎?那非“浙BA”(浙江城市篮球联赛)莫属。

作为浙江省最高水平的群众篮球赛事之一,“浙BA”从今年7月持续到明年2月,浙江省内所有县(市、区)全部参与组队比赛,参赛者完全来自业余群众——公司职员、青年学生、个体商户组成草根战队,以城之名上演“精彩之战”。“这样的赛程赛制设计也意味着观赛客流覆盖了浙江全省,从区县到地市,有层次地推动赛事进程,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活节、消费节。”浙江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浙BA”举办期间,浙江省体育与文旅系统将联合推出文体通玩打折活动,与旅行社、OTA平台联手推出优惠套餐,通过篮球使“浙BA”成为“浙里生活节”。

体育搭台,消费唱戏。在“浙BA”杭州赛区的揭幕战现场,场内比赛激烈,场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临平区特地在比赛场馆外举办“夏日晚风”集市,体育用品、文创产品、文旅产品应有尽有。同时,该区发放了总额100万元的专项消费券,打开支付宝搜索“浙BA临平消费券”即可领券使用。“市民还可凭‘浙BA’门票领取一张优惠券。”现场商户告诉记者,赛事带动了体育服饰和鞋具的消费热情,消费券也带动了销量,揭幕战当晚生意很好,后面几天还需要补货。

赛事火起来,群众动起来,城市活起来,消费旺起来。浙江省通过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和消费场景,推进文、体、商、旅、展深度融合,包括体育赛事在内,浙江还结合暑期特点,围绕海边度假、户外露营、影视打卡、生态避暑等10个主题,推出暑期文旅消费“十大场景”,以多样化的文旅活动,引导游客畅游浙江。

“进入盛夏时节,来我们溶洞避暑的游客明显增多,18摄氏度的恒温让人瞬间褪去暑气感受清凉。”浙江桐庐瑶琳仙境景区副总经理梁慧介绍,为了丰富生态避暑项目,扩大消费场景,溶洞内还增设了NPC情景互动表演、全景式VR体验、地心探险等项目,为游客打造“白+黑”沉浸式游玩体验。

“暑假期间,景区日均接待量约5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更高,目前已达到客流高峰。”梁慧说,瑶琳仙境的火爆人气也让周边的乡村热闹了起来,不少游客在游玩后会选择入住附近民宿,或前往富春江沿线溯溪、品尝地道农家菜。这种“溶洞游+乡村游”的旅游方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深度体验,更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农特产销售等产业链的发展,让一次出游体验不同的消费场景。

壮大夜间经济

炎炎夏日,很多消费者选择夜间出门,夜间经济也成为暑期促消费的重点领域。围绕丰富夜间经济场景、优化夜间便利服务、提升夜间消费氛围等目标,浙江在全省范围打造了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发布暑期夜生活指南,鼓励各类文化、娱乐、购物场所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专属优惠,延长地铁公交夜间运营时间等,促进夜间消费。

傍晚时分,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迪荡街道的电影文化公园后备厢集市人头攒动,迎着夏日晚风,众多市民相约来此打卡。作为“2025会稽山·仲夏奇趣夜”活动核心区,该集市已成为当地夜间消费的重要场所。

把自己的小车擦拭一新,上传货品,打开“迪荡摊有序”小程序,就能完成摊位预约。对于集市“微醺酒摊”摊主黄一轩来说,这已然成为常规操作。“我在这摆摊4年了,经历了后备厢集市从兴起到规范的全过程。现在迪荡每年都有活动,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在这里摆摊,能收获不一样的夏夜体验。”黄一轩说,此次活动期间,摊位营业额一度达到每天700元至800元。

为了营造全城夜间消费氛围,今年,越城区在“2025会稽山·仲夏奇趣夜”文商旅活动期间同步推出了800万元夜间消费券,联动当地热门商圈以及黄酒小镇、迎恩门风情水街等爆款网红打卡地。活动期间,迪荡街道湖滨商圈及双街市集总客流量便突破30万人次,商户总营业额超450万元。

如何做精夏日活动,做强城市IP,一直是浙江各地发力夜经济的重要手段。7月中旬,在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坡阳古街的灯笼次第亮起,“归乡·坡阳夜肆”第二季热闹开市。这场宋韵盛宴一直延续至8月底,古街商户将统一身着宋服——拿“温盒”的外卖员、写“小报”的撰稿人,各种宋朝“职业人”穿越而来,细节化的场景设计,让人“沉浸式”融入古街。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陆游笔下的夜市繁华在坡阳古街的夜色里缓缓铺展。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商户们开始热情吆喝,随着鸣锣开道声响起,古装巡街队伍缓缓走过,游客漫步其间,恍惚间似真的穿越回了那繁华浪漫的宋朝夜晚。古街的宋风市集里,“宋朝餐饮美学”散发出浓浓烟火气,这里的小吃还与飞花令活动趣味相连,参与的游客抽中奖品,便能尝到古街冷饮、小吃,或是获赠周边景点门票。

古街上,椿禾店铺的负责人李偲正忙着招呼客人,店里主打的酸梅汤,在宋朝原叫“浆水酶滥”。“去年第一季夜肆时,单这浆水酶滥一天就卖了七八十杯。”李偲介绍,今年刚开肆不久,便已卖出三四十杯,广受客人好评。古街深处,简素茶咖馆的体验区飘出茶香,让游客感受非遗文创潮流汇的拓印、竹编等体验,用双手感受宋朝手艺的温度。正如古人笔下的夜市盛景,入夜的坡阳古街也绽放出“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建议你不妨身着宋服而来,让这场穿越千年的夜肆,带你读懂宋朝的风雅与浪漫。”李偲笑着说。

扩大优惠举措

“‘浙BA’的票根扔了?你糊涂啊!”最近,“绍兴发布”上的一条推文给当地的“票根经济”清晰画像,消费者凭“浙BA”票根(含电子票根),即可在该市近200家餐饮、酒店、商圈门店内畅享福利。其中,柯桥区更是允许赛会人员携3名家属享优惠,将优惠覆盖范围从核心参与者延伸至其社交圈,并推出凭“浙BA”票根享购房优惠活动,联合住建部门和优质房企,为持有“浙BA”球票的特定人群提供购房专属优惠,甚至在指定楼盘能享受最高总房款减免30万元的优惠权益。

如今,一张小票根变成了美食折扣券、出行优惠卡和景点入场券,“票根经济”成了解锁暑期消费市场的新密码。

浙江省2025年电影消费券发放活动于7月初在衢州江山市启动,不仅上线了超过368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同时发布了“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暑期消费季电影票根优惠名录,探索“电影+文旅+美食”的多场景消费模式。比如,凭浙江省内任一影院电影票,可享受江山市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景区免景区入园门票的优惠;台州仙居县可凭7日内电影票根,免仙山天空之城景区入园观光票,玩乐票也有5折优惠;淳安县千岛湖的优惠范围更广,凭全国任一电影票根,可享受龙川湾景区、森林氧吧、红山谷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政策。

形式多样的消费券离不开金融支持,浙江省内金融机构立足消费提质扩容新需求,紧扣供需两端协同发力,聚焦新能源汽车、文旅消费、家装焕新、居民生活消费等多元场景,加大金融创新。

针对年轻客群,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瑞安农商银行推出“青春联盟卡”,为青年消费者提供专属折扣和潮流消费权益。同时,大力推广“一码通”移动支付服务,市民每周可享受多达7次的扫码满减优惠,让日常消费更便捷、更划算。“此次暑期消费季活动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瑞安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钱黄表示,该行通过整合商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叠加多重优惠,打造“银行搭台、商户唱戏、百姓得利”的多赢格局。

“发放消费券的时候,我们的店铺在‘建行生活’APP上得到了展示,来店里的客户明显增多了。”最近,不少与建设银行台州分行合作的商户反映店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部分商户的销售额甚至增长了30%以上。

“经过多轮银行活动,如今的消费券已成为消费习惯,与直接减免的金额相比,消费券带来的情绪价值更添一抹温情。”建设银行台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做好消费券承接发放服务,深化银政合作,为消费注入金融活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