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注册成为了一名生态义警!”采访中,一位游客兴奋地表示,“这个小程序不仅让我能随时反映环境问题,还能通过赚取积分获得实惠。如果这个星期我能攒够积分,一定再来安吉游玩。”
8月27日上午,“守护生态美好 护航绿色发展”浙江生态警务建设集中采访活动在湖州安吉余村启动。来自中央及省市级3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湖州,实地探访“警察蓝”守护“生态绿”的生动实践。
安吉大余村森林覆盖率达72.9%,26.08万亩森林与276种野生动物共同构筑起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当地设立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公安、综合执法等多部门联合入驻,推行“五钉工作法”和“一窗通办”服务机制,实现生态治理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站长张忠心身兼社区民警和生态警长职务,十余年来巡山护水超2万公里,展现了基层民警的坚守与奉献。
如果说大余村展示的是“脚步丈量”的基层守护,那么安吉县生态共治中心则呈现了数字赋能的“智治力量”。这里汇聚9部门3.8亿条生态数据,依托“生态共治大脑”实现矿产监管、非法狩猎预警等功能。安吉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孙伟介绍,过去办理一起刑事类生态案件要拖上三四个月,现在通过“绿盾在线”平台,可以实现一键移交、快速会商、联合办案,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在梅溪镇红庙村,有一家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咖啡馆——“深蓝计划”,这里也是生态警务联盟示范点。在入口处的服务窗口,安吉公安设置了“生态绿哨”小程序码,游客可注册成为生态义警,参与生态监督。目前已吸引近七万人加入生态义警队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采访的最后一站,采访团来到湖州织里环太湖毗邻区,这里设有长三角首个跨省生态警务站点——织里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该工作站汇聚了浙苏两地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力量,形成联防联治新格局。成立以来,该站实现联动处置率提升25%,生态诉求和矛盾纠纷显著下降,推动区域生态治理从“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
从民警脚步丈量到数字赋能,从联盟共治到跨省协作,浙江公安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筑牢法治屏障,推动绿色发展,为共同富裕注入持续生态动力。(程晓薇、袁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