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推行“执法+服务”20条措施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年09月05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晨报

江苏推行“执法+服务”20条措施

9月4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行“执法+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并进行解读。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姜伟介绍,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经营主体活跃度高、新业态发展快,对执法工作的规范性、精准性、服务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总局部署,省市场监管局秉持“寓监管于服务”的工作理念,围绕“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五个环节,聚焦当前执法实践中存在的痛点、难点,系统谋划,出台了这份《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包括5个部分,共20条具体措施。在“预防为主”方面,全力筑牢前端风险防线。通过推进合规经营指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探索特色监管指导、强化普法宣传引导等4项措施,帮助经营主体预防和化解风险,提升合规经营意识。

在“轻微免罚”方面,严格秉持包容审慎理念。通过全面落实轻罚免罚规定、审慎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优化行政检查方式、推进“信用+”渐进式执法、推进“简案快办”拓面提质等5项措施,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切实降低经营成本和负担。

在“过罚相当”方面,精准把握执法裁量尺度。通过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构建“文书+沟通”双说理体系、开展过罚相当课题研究、构建数字化裁量基准体系等4项措施,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确保执法公正合理。

在“重违严惩”方面,铁腕整治重大违法行为。通过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行刑衔接、推进执法协作等3项措施,形成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合力,切实保障市场秩序和群众权益。

在“事后回访”方面,持续完善执法闭环管理。通过推行“三书同达”制度、强化涉案经营主体跟踪指导、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响应、强化案件分析研判等4项措施,加强对执法全过程的跟踪问效,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姜伟指出,《若干措施》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执法理念更具温度。打破“就案办案”的传统模式,将工作重心向前延伸,变被动查处为主动服务,帮助经营主体提前规避违法风险,让执法更具预见性和服务性。二是行政裁量更趋精准。以行政裁量基准、免罚轻罚规定等为制度基础,以数字化智能辅助为技术支撑,以典型案例指导为实践参照,推动“同类问题同样处理、不同情节区分对待”。三是闭环管理强化实效。坚持“案结事未了、治理再深化”,构建“查处—指导—修复—提升”的全链条闭环机制,通过案件分析研判,真正做到“查办一案、治理一片”,推动执法工作从个案处置向系统治理升级。(方方 金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