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津:“红岩先锋物业”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

2025年09月15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江津区聚焦培育“红岩先锋物业”,以党建为统领健全小区治理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主心骨”

“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关键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

为此,该区着力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和住宅小区党建全覆盖,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建立党组织129个;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发展党员、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强化工作覆盖。

同时,推动社区“两委”成员、党员骨干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确保新成立或换届的业委会中党员比例超50%,实现小区党支部与物业企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让党组织直接参与物业决策、监督服务质量。

在此基础上,该区明确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组织职责:街道统筹资源、协调力量,社区承接任务、链接服务,小区党组织直接收集居民需求,形成层层递进的治理链条。通过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78个区级部门与63个城市社区结对共建,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32次,推动各类党组织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

延伸服务触角——办好民生“暖心事”

“以前老人理发要跑远路,孩子放学没人管,现在小区里啥服务都有!”几江街道明月香山小区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红色物业”带来的民生温度。该区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建设暖心家园、小区议事厅等党群服务站点99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体,在有条件的社区构建老年友好圈、儿童友好圈、新就业群体友好圈“三圈”融合体,推出社区食堂、“四点半课堂”等服务项目,让“助老、育小、暖新”场景嵌入居民生活。

为精准服务群众,该区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机制,组织社区党员、流动党员解决群众困难3400余个。同时引入专业社工、法官、党员律师等力量,开展法律宣讲、暑期公益看护等活动,让专业服务走进小区、贴近群众。

前移矛盾关口——化解基层“微纠纷”

“小区治理,既要‘服务’也要‘解忧’。”双福街道恒碧社区党委书记沈强介绍,针对物业纠纷、邻里摩擦等“小磕碰”,该区推动物业企业建立投诉快速处理机制,要求物业人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注册为网格“前哨”,累计发现上报事件1.5万起,处置率达100%。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合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5600余次,处理违章搭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1.2万余起,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联动解决”。

此外,该区还发挥自治章程、居民公约作用,用好“三会”解决“三事”、微网格自治等工作法,推动小区要事共商、矛盾共调。通过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物业矛盾纠纷化解稳控率保持在95%以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红色物业·津心悦邻”行动,推动小区治理融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培育“三强三好”(党建强、队伍强、机制强,服务好、治理好、反响好)示范典型,让“红色物业”成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武警察、邱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