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标志标牌需要更新成最新样式”“精馏塔釜、原料液位计排液口未按规定设置双阀或进行单阀封堵”“其他检查事项未发现问题”……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来到辖区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检查后,当场反馈结果。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发布。3月以来,司法部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与此同时,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行政检查的次数下降了,但发现问题率提高了,这表明行政检查的精准度和质效大幅提升。”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行政执法要坚持严格依法,真正把该减的减下去、该管的管到位。
如何既破解“乱检查”突出问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又发挥行政检查作用,引导企业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秩序?近日,记者在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探访执法部门如何优化涉企检查方式方法,开展精准施策。
湖南省长沙县有各类企业近8.8万家,民营经济活跃。
“每年3月底前,我们都会编制涉企检查计划,报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后,按照计划开展。”长沙县行政执法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班负责人介绍,除了计划执法和投诉举报、转办交办等途径实施的检查事项外,执法人员要坚决做到无事不扰企。
在湖南,长沙县率先公布县级涉企行政检查主体清单,确认70个法定行政检查主体,891项检查事项、579项年度检查计划全部公开公示,企业看得明明白白,“查什么、谁检查、何时查”一目了然。
“加强行政执法主体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越权执法。”长沙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通过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在危险化学品、非法集资等11个重点领域,工程机械企业、超级市场零售企业等八大行业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检查。今年1—6月,全县涉企行政检查2061次,同比降幅超71%。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