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留文旅eVTOL飞行器腾空而起,让未来的立体交通展露一抹希望的曙光;无人机田间巡航精准喷洒农药,让种田大户摇身一变成为当代“新农人”;大数据模型推广应用,为企业市场准入提供便捷服务。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深入影响各行各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含山县坚持“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厚植科创沃土 打造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含山县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和科创支撑战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4年全县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7位,同比上升8位;指数上升幅度位列全省第一。此外,全县目前拥有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为科技型企业落地生根提供发展沃土。
县科技局副局长陈光辉介绍,目前含山县共有133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入库企业36家,有20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含山县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强化前瞻布局,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赋能,全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安徽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马鞍山三基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借助人工智能优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和物流系统布局,切实提高自动化生产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陈光辉补充说道。
在科研方面,含山县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练好“内功”,打造更多拳头产品,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同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借智”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实力。陈光辉表示,“我们希望企业在关键领域不但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实现从1到100乃至1000的跨越,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在此扎根。”
落子低空经济 布局产业新赛道
走进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就是“凌岳一号”系留飞行器,作为该公司重点推出的拳头产品,在今年8月举办的产品发布会上,智鸥公司已正式向外界宣布它的到来。
“作为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年轻公司,我们希望在低空经济这个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未来能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作为智鸥公司的总经理,汲自强对未来的发展道路有着清晰的目标规划。2021年5月智鸥公司正式成立,在经过多年的辛苦耕耘后逐渐崭露头角,从一开始的零部件产业做起,到如今整合优势资源造整机,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让含山县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抢占“先手”。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智鸥公司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得益于政策支持。近年来,含山县抢抓改革试点机遇、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并设立了5亿元规模的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在高新技术领域持续不断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低空经济项目。“凌岳一号”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智鸥公司将在低空物流、立体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抢占低空经济风口,为推动县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着眼民生需求 提升服务高效能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持续探索DeepSeek+政务服务应用,正式上线运行了DeepSeek智能导办系统,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问答、流程指引、政策解读等全流程服务,持续挖掘政务服务数据价值,将智能服务延伸至医保社保查询、市场登记预审、政策精准推送等领域,以科技创新助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在政务服务领域外,科技创新也助力农业生产向智慧农业迈进。在铜闸镇强国家庭农场,夏季时秧苗在田里茁壮生长,无人机凌空飞过,机翼下的喷头均匀洒出细密的雾状农药。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让生产更加高效、精准。而在丰收时节,连绵稻田翻起金色波浪,收割机来回穿梭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现代化农用机械的普及不仅大幅提升了收割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而作为含山农业的标杆产品,含山大米的培育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县政府牵头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培育适配含山本地的专用稻种。建设1500亩核心基地构建智慧农业系统,推动现代化育秧工厂建设,统筹含山大米的研发、种植、仓储、加工及展销。打造集“感—知—控—服”于一体的水稻智慧栽培云平台,实现订单基地农田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含山大米全产业链建设发展。以技术助力在品质和口感上进一步提升,打造更响亮的品牌。
下一步,含山县将持续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据标注和低空经济产业,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创新引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1+X”产业创新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通讯员 马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