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一家供应商停止供货,导致1.8亿元预付款未抵扣,双方多次沟通无果。之后,博石高科到滁州市南谯区法院提起诉讼,半个月内就完成案件立案、财产保全等手续,很快与对方企业达成和解协议,逐步回笼已支付的未抵扣预付款。
“当地政府与司法机关办事公正、高效,为地方经济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让我们对在滁州的发展充满信心。”博石高科董事长赵春波说。
近年来,滁州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目标,以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先后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围绕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滁州市深入开展诚信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今年1月至8月,全市累计梳理问题线索57个,办结率100%,共兑付履约财政资金14008.27万元。建成“皖企通”滁州分厅,在全省率先完成与省“皖企通”平台、省财政涉企系统、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链路“四网融合”,打造全市统一政策服务应用,今年前8个月上线发布“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服务602个,兑付财政资金9344万元,惠及企业542家。“我市还强化涉企政策审核,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出台推进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畅通劳动者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律师事务所与商会、协会联系服务机制,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滁州市司法局局长姜维安说。
滁州市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动态调整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开展委托行政处罚专项清理,采取集中评查、交叉互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全面体检执法案卷,执法信息规范公开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同时,推动“综合查一次”制度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有机融合,提升监管合力。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293次,减少重复检查756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
该市还全面推行柔性执法,落实“轻微免罚”清单356项,“从轻减轻”处罚137项,免予行政强制措施22项。今年以来,全市轻罚案件0.69万件、减免金额2213万元,免罚案件2.3万件、免罚金额5500万元。同时,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和备案审查,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目前已完成2210起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流程。
滁州市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滁州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滁州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府检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督质效。构建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创新建立“行政执法+纪检监察”协作机制,合力推动涉企执法问题纠偏整治。同时,创新合法性审查机制,突出“一县一品”,形成“联审”“并审”“会审”“延审”的多元审查模式,打造滁州特色的“亭汇审”品牌。创新重大行政决策“两审衔接”机制,保障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构建“多元参与”的审查队伍,建立公职律师统一服务平台和统筹使用机制。
此外,该市还深化矛盾纠纷依法调解,创新建立“1+5+N”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推进“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建设,构建了融会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化解枢纽,县、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覆盖,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过98%。(记者 罗宝)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