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新田县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典型案例。该县某村以购买办公用品名义虚列开支,报账21000元,用于村内其它开支,作为村党总支书、村委主任的何某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近年来,新田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始终把集体“三资”作为监督重点,严肃查处、坚决惩治乡村振兴领域“蝇贪蚁腐”,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监督举措,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紧盯集体资金使用、资产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监督力量开展“贴身”监督,建立“镇纪委+村务监督委+村民代表”监督模式,采取实地调研、暗访等方式,起底问题线索,全面排查“三资”领域突出问题,确保监督网络“全覆盖”。瞄准村级财务管理台账、“三资”项目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公示公开等情况,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强化“室组地”协作联动,巡察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专责监督和职能监督同向发力,查处农村集体“三资”中的“蝇贪蚁腐”。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持续擦亮“纪委喊您来领钱”“纪委叫您来入账”两张“纪委+”名片,推动应入未入集体资金872.73万元“颗粒归仓”,退还群众钱款17.62余万元。
针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压实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对照问题清单排查整改,通过实地查看、“回头看”等方式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坚持把个案以案促改与类案系统整治结合起来,推动全面整治。深入剖析类案中暴露出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监管缺失等问题,分析总结类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注重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补漏洞。此外,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日常监督重点,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谈话提醒等方式督促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出台“组账村代管”等“三资”管理制度。(何星辉 殷雅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