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江淮大地,画卷铺展。在皖北,合周高速颍临段和徐淮阜高速阜阳段日前正式开通运营,犹如两条银灰色绸带将颍上、阜南、临泉的秀丽风光景致串珠成链。
不止于此,太蕲高速、天天高速、德上高速皖赣边界段等一批高速公路重点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向着年底全面通车的目标全力冲刺。
“十四五”以来,我省全面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持续加大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围绕“轨道上的安徽”“高速公路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和“翅膀上的安徽”,谋划布局了一批重大项目与重点工程,提前一年超额完成5000亿元的投资目标任务,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取得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从“跟跑”到“并行”的进步。我省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五年来,我省铁路建设成果显著。新增高铁里程超600公里,池黄高铁、宣绩高铁等相继投入运营,在省内乃至长三角区域形成两条高效循环的高铁环线。今年10月11日,宣绩铁路迎来开通一周年,宣城、宁国南、绩溪北三站累计安全发送旅客突破680万人次。
此外,我省成功创建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这一高能级开放平台,使我省班列直达20个国家170余座城市,跨境物流能力显著跃升。
高速公路建设同样成绩斐然,“五纵十横”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6407公里,居长三角首位。
预计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突破6800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4.8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五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先后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县城通”。2024年底,随着亳州至蒙城高速“县城通”段、合周高速临泉枢纽至皖豫界段两大项目顺利通车,历时三年的“县城通”高速攻坚行动圆满收官。
涡阳盛鸿科技有限公司物流主管张婧深有感触:“以前货车从涡阳东上高速需一小时,如今仅需15分钟。运输效率大幅提升,物流成本持续降低。”目前,全省9个县级市、50个县实现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交通便捷度显著提升。
水路运输“通江达海”。我省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809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2313公里;生产性泊位码头8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6个,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4港年吞吐量超亿吨。
2023年8月,江淮运河全线通航,成为国家“四纵四横”高等级航道网“纵二”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江淮运河通行船只累计超10万艘次。通过江淮运河,我省实现江河海联运。我省积极打造远洋运输船队,“黄鹄”号、“鲲鹏”号、“凤凰”号,先后首航地中海和西北欧方向航线,助力“皖车出海”。
航空发展“两翼齐飞”。2021年芜宣机场通航,前不久亳州机场又正式取证,全省运输机场达7个。目前,安庆、阜阳、池州机场新航站楼陆续启用,合肥机场改扩建加快推进,蚌埠机场顺利完工。此外,我省通用机场已达6个。“一枢七支”运输机场格局初具规模,“空中走廊”日益畅通。(丰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