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平稳,客运市场需求旺盛,货运物流提质增效,彰显了云南运输市场的潜力、活力和韧性。数据显示,铁路、水路客货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5.6%和5.5%,民航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5.4%和9.4%。这上扬的曲线,勾勒出云南省交通运输“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热力攀升,全省人员流动活跃度显著提升,客运市场展现出持续的活力。特别是在春节、五一等假期,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全省客运量屡创新高。
春节假期,客流呈现“总量大、结构稳、分布集中”的特征。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历史新高,达4.46亿人次,约占全国的4.94%。其中,铁路客运量1485.44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41987.54万人次,民航客运量946.34万人次。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规模在去年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三大运输方式协同发力,共同织就了一张高效便捷的出行网络。
铁路出行方面,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加大运力投放,高峰日开行旅客列车达503列,单日发送旅客50.3万人次,创下历年春运新纪录。中老铁路春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超290万人次,跨境旅客量突破4.2万人次。民航方面,2月份,省内各机场连续8天单日旅客吞吐量超过25万人次,国际航线加速恢复。
五一小长假期间,云南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全省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6.3%,入滇省外游客达169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1%。铁路发送旅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中老铁路国内段单日发送旅客量达9.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民航保障航班起降7891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1.62%。
暑期是旅游旺季,探亲流、学生流与旅游流叠加,推动7至8月客运生产持续高位运行。8月,全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月度指数TDMI达117.49,创年内峰值。在中老铁路、沪昆高铁等线路客流保持高位,国铁昆明局持续增开动车组列车的支撑下,铁路客运量稳步增长,同比增长10.7%;在澜沧江—湄公河夜游,洱海、滇池等水上旅游项目带动下,水路客运生产供需旺盛,同比增长8.6%;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及省内支线机场暑运客流热度不减,国际航线稳步恢复,民航客运同比上升6.8%。
“为有效应对节假日高峰客流,保障运输服务优质高效,全省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力,积极调整运力配置,落实服务质量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增加服务设施,深度融合文旅特色,顺利通过客运市场高位运行的考验。”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客运市场相呼应,前三季度云南货运生产同样可圈可点。中老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随着节后工厂开工、工人返岗,叠加春耕备耕物资集中运输、跨境物流需求持续释放,综合货运生产实现快速回升。公路运输持续发挥中短途大宗物资和农资调运主力作用,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5.11%;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效率提升、大宗物资运输持续稳定等因素带动,铁路货运量同比增加1.56%;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持续畅通,沿线农产品和建材类物资运输需求增势明显,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4.75%;在跨境电商、高附加值快件等需求带动下,航空货运持续向好,民航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7.12%。
暑期消费持续高涨,生鲜农产品出滇和电商物流需求旺盛,支撑货运总体稳中有升。公路货运受暑期消费带动和城乡物资流通加快影响,物流需求提升,货运量同比增长2.3%;民航货运因高附加值货物、冷链生鲜及跨境电商包裹运输活跃,货邮吞吐量同比上升10.2%。
公路货运持续发力,9月份公路货运量环比增长6.67%,同比增长4.29%,高原特色农产品运输和电商物流持续活跃。民航货运在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带动下实现快速增长,7月份货运量环比增长5.14%,同比增长17.94%,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铁路方面,中老铁路货运表现亮眼。截至9月19日,全线累计开行货物列车突破6万列,货运量超676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突破1500万吨。
物流运行效率提升。9月份,全省ETC使用率达到60.59%,环比提升0.16%;铁路列车准点率环比持平,同比增长2.38%;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3.48%,环比增长5.47%。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智慧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流程优化的不懈努力。(记者 李承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