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以及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最后一道关口,事关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与发展。重庆应如何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主要目标,一体推进“九治”攻坚,谋深做实我市“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美丽重庆,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标志性成果?
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将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余国东表示,重庆将系统开展水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应急“四个减排”,提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与应急防控精准度;从源头强化治土措施,切实保障用地安全;协同推进治废治塑,提升危废、医废安全处置水平;以城市更新提升行动为抓手,系统重塑山城江城国际化大都市风貌,建设一批美丽城市;深化农村生活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城乡风貌品质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江志斌介绍,璧山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环境底线。持续深化运用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区域联防联控力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落实河长制,推进建设幸福河湖,落实璧南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璧南河两河口国控考核断面、璧北河平滩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域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培育市级示范典型,完善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体系;以建设全国美丽乡村先行区为指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
张华表示,石柱将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纵深推进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攻坚,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抓好突出问题常态化整治,推动实施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入河排污口系统整治、废弃矿渣综合处置等一批重点治理项目,到2030年县域4个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全面达到Ⅱ类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地表水重点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全力守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我们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生态环保双向赋能,打造具有实战实效的综合应用场景,探索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余国东表示,重庆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法治保障与制度建设;深化区域协同,加强联防联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凝聚生态环境治理合力;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强化风险预测与应急管理,严密防控各类环境风险;重点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与环境健康管理,持续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协同实施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工程;构建全域覆盖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方案,全力守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璧山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厚植绿色生态本底。”江志斌表示,璧山将严守124.19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缙云山生态修复、矿山治理,力争森林覆盖率超45.33%,高水平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管控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石柱将做好保护的文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张华表示,石柱将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一体推进“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和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完善林草湿资源管理和自然保护地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质量提升、“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3.5%以上,林地面积不少于325万亩。
刘本万表示,巫山将坚持因地制宜,将产业培育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着力构建以巫山为核心、辐射带动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溪等区县的脆李产业带,共同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余国东表示,重庆将以优化新质生产力空间布局为基础,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稳妥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建立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完善碳排放双控与碳市场制度体系,全方位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江志斌表示,璧山将迭代升级“23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做大做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具身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好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扎实推进近零碳园区试点,深化运用“工业绿效码+工业绿效贷”,有序推动建材、笔电等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力争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40%。
张华表示,石柱将做好转型的文章,提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深挖产业特色,发挥资源禀赋,延链发展以红色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以黄色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以绿色莼菜为代表的生态果蔬“三色”产业,培育壮大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泵阀仪器仪表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康养消费品、以铅锌矿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型材料等“四大产业集群”。
“巫山将精心扮靓生态名片,让‘美丽颜值’催生‘经济价值’。”刘本万表示,巫山将立足独特的峡谷红叶资源,强化科技支撑,与西南大学、重庆市林科院等合作;通过科学培育、增加品种、规模发展,打造全国唯一的峡谷红叶景区。全县A级旅游景区达6家,巫峡·神女景区正全力冲刺国家5A级景区创建,打造独具巫山辨识度的“双5A”发展新格局。以此为基础,巫山持续拓展生态旅游内涵,精心打造了三峡龙脊步道、《三峡之光》情境夜游等文旅精品,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生态旅游业带动全县超过10%的人口就业,成为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