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高伊洛
秋日田野,暖阳高照。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即将结球的甘蓝满目青翠。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望向的广袤田野,正迎来好“丰”景。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牢记殷殷嘱托,汇聚奋进力量。一年来,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湖北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据悉,“十四五”以来,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44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金三角”协同加速城乡融合
宜昌秭归深山村民,从没想过在家就能让武汉三甲医院专家看病。
“手机一点,武汉专家就能看到我的病理切片。”秭归沙镇溪镇胃癌患者向伯伯体验了数智病理诊断中心的变革。县域标本经AI初筛、网点会诊后,疑难病例直通武汉三甲医院专家,诊断周期由5天压缩至8小时。
这样的创新场景已渗透到秭归健康管理全链条。秭归县大力推进诊断设备下沉,11个乡镇卫生院CT配置率达67%,检查数据实时上传县域诊断中心。通过加快城乡融合,秭归山区群众县域内就诊率逐年提升,“小病不出镇、急症及时救、康复在家门”的健康新格局加速形成。
2024年11月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一年来,聚焦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湖北正奋力打造互动共进的汉襄宜“金三角”。
区域协同,交通先行。
9月28日,襄荆高铁开通运营,湖北首条高铁环线——“汉襄宜高铁环线”正式闭环。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至荆门通行时间从90分钟压减到30分钟,至宜昌也仅需1小时。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活力奔涌。“襄阳与宜昌,这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时空距离拉近了。”襄阳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李地宝认为,时空压缩,交流协作更多,能推动汉襄宜“金三角”一体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成势见效。
“随着‘一小时通勤圈’的实现,‘金三角’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集成效应将会进一步彰显。”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毛明天认为,武汉、襄阳、宜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发展更加紧密,以汉襄宜为中心带动武汉都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成势见效,鄂湘赣“中三角”以及省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更为密切。
百强县、千亿县扩容进位
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深山老区县,如何破局突围?
眼下,枣阳桃树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鲜桃55万吨,规模稳居华中第一。“枣阳皇桃”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搬不走、稳得住”的富民产业。
以“不拼先天拼后劲、不拼条件拼实干、不拼独力拼合力”的韧劲,枣阳锚定“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在赛迪百强榜实现“七连升”。
产业千帆竞发的同时,城市能级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县,枣阳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动城西老城更新、城东新城崛起、城南产城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一年来,湖北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立足“山水洲城”特色风貌,襄阳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在加快县域发展、推动城乡融合上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推动县域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枣阳持续实现百强进位,其他县市奋力赶超、加快发展,形成龙头引领、梯次培育的发展格局。
从韩国汉江到长江之畔,优利德(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先后8次考察枝江,最终选择扎根于此。这8次考察,是企业对枝江全方位的调研和试炼,也是枝江链式招商及金牌“店小二”交出的8张诚意答卷。
“姚家港化工园完整齐备的产业链和‘拎包入园’的优良营商环境,让我们投资很安心。”优利德总经理金昌奭用韩语说道。
“门对门”就是上下游。在枝江姚家港化工园,企业产品原料互通、产业上下游互惠,产业链和供应链关联度达90%。随着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河北金力、北京索通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四大主材”齐聚枝江、形成闭环,姚家港化工园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
“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的组合拳也为宜都招商引资打开了思路、赢得了先手。6月18日,百亿东阳光、百强宜都携手湖北联投集团组建融强科技公司,共同打造医药产业供应链;传统化工企业兴发化工、华阳化工分别切入锂电池电极材料、添加剂赛道;东阳光甘精、门冬等全系列胰岛素产品落地投产,将成为东阳光宜都基地下一个百亿级产业板块。
镇域经济突破推进乡村振兴
一望无垠的蔬菜长廊上,一条580米长的果蔬观光长廊已完工。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嘉鱼县潘家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刘朝辉说,为延伸蔬菜产业链,今年该镇新引进嘉丽生态、佳禾农业、雪萝泡菜等3家蔬菜加工企业,实现蔬菜深加工“零的突破”。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加工好”,嘉鱼蔬菜正实现从“一棵菜”向“一条链”的跃迁。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扛牢粮食生产责任,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挖掘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潜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年来,湖北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村村有市场主体、打通组织运行的“中梗阻”,是孝感18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10万元的“密码”。
在孝南区杨店镇浐川村,村办茶场年销龙剑茶646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农民务工2000余人次;在孝昌县卫店镇,11个村联建供销服务试点网点,各村年均增收2.1万元。
宜昌西陵区锦绣社区与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董家村、龙泉村签署“村社联动、城乡共建”合作协议。锦绣社区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多次组织“技能达人”深入乡村,将手工花制作、串珠、绳结编织等实用技艺送到村民家门口,为乡村增收开辟新路径。
通过“联村共建+村社共建”模式,荆楚大地更多城镇乡村推动城乡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为全省城乡居民带来更多便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