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西打造“一库一图一平台”赋能中药产业发展

2025年11月18日 11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

在湖口县鄱湖合作社的中药材仓库里,中药调查队员王小青小心翼翼地用手机扫描一包中药材包装上的二维码,区块链技术即刻为这包栀子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

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江西省中药资源溯源监测平台的日常应用。近日,历时十年的江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收官,科研人员跋山涉水,累计采集标本16.8万份,调查记录中药资源3043种。

“这是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系统性中药资源调查。”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彭日煌表示,这次普查不仅全面掌握了资源现状,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静态数据“活”起来。

在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监控大屏上,全省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一目了然,重点药材的面积、价格波动实时更新。

“过去,资源数据是静态的、零散的。”省中医药研究院虞金宝研究员感慨,“现在,我们建立的数据库,特别是栽培中药资源数据库能动态更新,实时反映资源的变化情况。”

通过十年的中药资源普查和中药材生产统计调查,《江西省野生中药资源和栽培中药资源数据库》顺利建成。这个覆盖全省的中药资源数据库,堪称江西中药产业的“智慧大脑”。系统收录并整理了3043种中药资源的物种本底资料,构建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药资源“家底”信息库。

借助区块链技术,江西省中药材监测追溯平台实现了从种植、采收、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轻点鼠标,一棵车前草的“前世今生”清晰可见。

平台不仅整合全省监测站点信息,实时追踪重点药材动态,还建立起全域预警机制。一旦某地药材出现质量波动或产量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

“有了这个平台,临床用药和产业原料供应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虞金宝说,“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药材的栽培、采收、加工等全部信息,真正实现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在数据与平台的精准赋能下,科研团队率先完成了车前子、蔓荆子、吴茱萸等“赣十味”道地品种的生态适宜性区划图,更完整绘就了全省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图景。

这些“专项图”与“分布图”,犹如一套清晰的“产业路标”,正逐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不仅为准确定位GAP种植基地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农户因地制宜选种、规避产业同质化竞争,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依据。

在赣鄱大地的青山绿水间,这场历时十年的资源普查已悄然改变着江西中药产业的发展轨迹。

目前,以“一库一图一平台”为核心的江西中药数字生态体系已初步构建。作为该体系的重要深化与延伸,《江西省中药资源区划图》编制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早日发布应用,为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钟端浪 蔡妙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